10岁女孩尿床被嘲笑 拒绝上学不同意去学校

24.09.2017  21:13

孩子睡觉尿床并不是个稀罕事,如果孩子都已经10岁了还尿床,家长就很烦恼了。9月20日下午,安徽省儿童医院举行关注儿童遗尿症义诊咨询活动,就有许多家长带着他们的烦恼来向医生求助了。专家表示,尿床对孩子的打击,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半岁之后可以通过安装遗尿报警器,开始“尿尿训练”。

 10岁女孩尿床

  被嘲笑拒绝上学

今年开学后,10岁的莹莹随父母从巢湖来合肥上学,并转学到一所寄宿学校读三年级。然而开学没几天,莹莹告诉老师身体不舒服,于是老师通知家长来接她回家。回家休息一天后准备回校上课,但是莹莹就是不同意去学校。

经过父母的仔细询问,莹莹告诉父母,前两天自己又尿床了,她捱到同学出门后才起床。正在收拾被子时,忽然被回来的寝室同学发现,结果这件事情在班级里传开,莹莹受到不少学生的笑话。

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9月20日的安徽儿童医院儿童遗尿症义诊咨询活动中,他们带着孩子一起询问原因。父母告诉记者,莹莹小时候总时不时地尿床,家长以为是正常现象,认为孩子长大自然会好。上了寄宿学校后妈妈给莹莹带了两床被褥以供备用,每次尿湿后莹莹就把湿被子偷偷装进袋子放在床底下。

接诊的安徽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董扬问诊后,判断莹莹为遗尿症,但不需要药物治疗。董扬给她配备了一个尿湿报警器,睡觉时让莹莹夹在内裤上,一旦有尿,湿了一点就能马上报警唤醒孩子,并让家长做好记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莹莹将会养成好的排尿习惯,尿床的问题自然就会解决。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尿床”也是病

在义诊中,董扬给许多家长解释到,人们常说的“尿床”在医学上称作儿童夜遗尿,在临床上是指5周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但根据2014年《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的定义:年龄≥5岁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这种情况就需要看医生了。

据统计,儿童夜遗尿的患病率非常高,我国约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夜遗尿。这当中,约有15%的患儿能自己恢复,但也有2%-3%左右的患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有的父母会觉得孩子尿床是件“丢人”的事情,既不愿意提起,也不愿意带孩子请教医生,习惯于将“尿床问题”交给时间来解决,“等等看”的心理往往耽搁了最佳的纠正时间。但是,随着现在上寄宿学校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家长要分外留意孩子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孩子尿床,有些家长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懒、贪睡,宁愿尿床也不起来尿尿”,有些人甚至用打骂和体罚来对待孩子的尿床问题。

“这其实都错怪了孩子。”对于尿床的原因,董扬介绍,这很多时候是生理因素,是因为神经节律失衡所致,孩子也“不由自主”。

据介绍,儿童夜遗尿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跟遗传、生长发育延迟、心理等各种因素相关。目前国际上最认可的说法是,孩子夜间尿量的产生超过了孩子的膀胱容量,同时孩子不能从睡眠中醒来。最重要的原因包括体内缺乏一种化学物质(血管加压素)、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等。

“部分患儿的中枢睡眠觉醒功能发育过程的延迟或障碍,尿急了也没有醒过来;多数患儿夜间抗利尿素分泌不足,导致夜尿增多;还有部分患儿的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少。”董扬说。

 尿床对孩子打击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

长期夜遗尿带来的危害巨大,“尿床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

义诊现场,医生向家长介绍,夜遗尿不仅影响夜间睡眠,还会使孩子自卑,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孤僻等心理上的异常而且如果家长处理不好,还会直接影响到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有调查显示,尿床是孩子第3大严重事件,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

董扬说,长期夜遗尿后,有些家长过于指责、同学之间的嘲笑,会让孩子的情绪发生变化。一方面,情绪过于激动,产生逆反情绪就会导致多动症,另一方面,情绪过于低落,会引发孩子患上抑郁症。

原标题:10岁女孩尿床被嘲笑拒绝上学 责任编辑:吴月峰 文章关键词: 10岁女孩尿床 女孩尿床被嘲笑 尿床被笑拒绝上学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