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山里的好养女 用爱撑起一个家

25.02.2017  14:39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爸妈养大了我,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我就是他们二老的亲闺女。”在马鞍山市花山区霍里镇濮塘村,养女王秀萍的贤孝故事,一直被村子里的人交口称赞。

  2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王秀萍的家中,井然有序的小二楼,前后院子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后鸡犬相闻,菜地旁边的一小片茶山春季盎然,一片岁月静好的美好画面。见到有客人来,王秀萍赶忙放下手中活儿,招呼着大家在院中坐下。

   生身父母离异,她成了甩不掉的包袱

  1970年出生的王秀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我这个人就是心态好。”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养女身份,但这丝毫不影响王秀萍和养父母之间的骨肉亲情。“他们总是省吃俭用,却把最好的都留给我,几毛钱一个包子,他们自己舍不得吃却愿意给我买,长到七八岁,父亲到哪还把我扛在肩膀头上。”说起往事,王秀萍的眼神似乎还是那个长不大的小女儿。

  “亲生爸妈因为闹离婚,都不愿意养,就这样被丢在路边。孩子才几个月大就被丢在外面,实在叫人看不下去,我们就把她抱回了家里,当时就想着把她当亲生闺女一养。”养母陈圣英对王秀萍被抱回家的那个夜晚,还历历在目。事事也确实是这样,王秀萍从小就是在养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的,“那时候我父亲在砖窑厂是个烧窑师傅,母亲在生产队干活,家里没人带父亲就花6块钱一个月请人带,那个年代肯这样花钱养孩子的可不多。”关于自己的事,王秀萍也从以前的村妇女主任那里,听到过不少回忆。

  到了王秀萍上小学的时候,亲生父母还曾多次来接王秀萍回城里,要给她更好地生活条件,甚至动员了许多亲朋来,可每次都被王秀萍坚决的回绝了,“我的父母只有他们,除了这儿我哪儿都不去。”说到这里,王秀萍的眼里泛着泪光。

如今丈夫患病,她成了全家人的依靠

  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年迈的父亲,长大成人后的王秀萍做了个决定——在家招亲,对于一个20刚出头的女孩子,能做这样一个决定真的不容易。“父母只养了我这一个女儿,说什么我也不能离开他们老两口,更不能看着他们年纪大了去住敬老院。”与丈夫金后华结婚后,在妻子的感染下,金后华对待岳父母也是孝顺有加。

  这几天,一直患有高血压的金后华,颅压突然严重升高住了院,王秀萍医院、家、店里几头跑,一个人恨不得分成几个人用。“走路都走不稳了,昨天还把医院微波炉里面的转盘摔碎了,儿子赶紧把家里的微波炉转盘送去赔了医院。”

  这样的忙碌让王秀萍又记起了前年父亲住院的那些日子。2015年,父亲被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淋巴癌,“当时我一个人拿着样本送到南京化验确诊,在高速上开车的时候手一直在抖。”结果下来后,王秀萍没时间悲痛,因为横亘在她面前的是一大笔冶疗费用。对于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巨额的医药费的确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加上丈夫高血压不能干重活,母亲年事已高又糖尿病多年,儿子也才刚刚迈入社会,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她一个人柔弱的肩上。

  生活尽管艰辛,王秀萍却默默的承受着家庭的压力、默默地用自己并不宽阔的肩膀给养父养母一个温暖的依靠,从来没有一句怨言。王秀萍带着父亲上医院化疗,却刻意瞒着父亲没说出实情。庆幸的是,父亲的病居然奇迹般的康复了。年迈的父亲看着女儿很是心疼,但又很欣慰,他常常拉着邻居说:“多亏了好女儿,是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孝老爱亲自强,她成了乡亲们的榜样

  中国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王秀萍以自己的真切行动,践行着这种中国美德。虽然她是父母抱养来的,但她不喜欢老人把“养女”挂在嘴边,她总说“是爸妈养大了我,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我就是他们二老的亲闺女。”

  淳朴善良的王秀萍不仅孝顺、贤惠,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一步步地把这个家庭从因病致贫的边缘拉了回来,还在市里的一个建材市场经营的了一个瓷砖店,“要多亏了现在的好政策,也要感谢村里对我们一家的照顾和帮助”。

  因为孝老爱亲、自强自立的感人事迹,王秀萍曾多次被马鞍山市、区妇联授予“文明和谐家庭”、市“最美家庭”成员等荣誉称号,去年10月,又被评为省“最美儿女”,但在她看来,“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该做的事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是这个山里的好养女,用一生在践行的承诺。

责编:解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