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女挑夫汪美红:放下扁担在山上开茶馆
如今,汪美红在山上开了个茶馆,比挑山轻松了些。
她是齐云山唯一的挑山女人,为了养育儿女,3700多级台阶,反复走了近20年。她书写的“齐云山传奇”,让人明白了母爱的分量有多重。
本报曾多次报道 齐云山女挑夫汪美红 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上海宝山沪剧团看到稿件后,更在前几年将汪美红的故事拍成沪剧《挑山女人》,轰动上海。
昨天,汪美红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不知道母亲节,不过女儿最贴心,给她打来电话问候。
看自己的故事哭红了眼
2011年7月,本报《能挑起山的是母亲的肩》一文讲述了汪美红的感人故事。而当时上海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在网上看到本报报道后,感动不已。当年11月,她与编剧前往齐云山,后来根据汪美红的故事,编写了沪剧《挑山女人》。2012年, 《挑山女人》红遍上海。所有观看的观众,都是泪眼婆娑,甚至有观众看到一半忍不住跑出剧场大哭。
“我当时也被剧团请到下面看沪剧,基本上从头到尾都在哭。”汪美红告诉记者,当时她被邀请到上海看戏,虽然里面的创作有虚构的东西,但主角演得太好,她感觉好像看到了自己近20年的生活。“为剧哭,更为自己哭。”
放下扁担在山上开茶馆
2013年,齐云山后山的公路通车,物资可由车辆运输,就不需要挑夫了。
近20年的负重艰辛,让汪美红落得一身伤病。脊椎已变形,腰根本就弯不下去,还有脚麻、腿疼。“齐云山这边不需要挑夫后,黄山那边找过我,挑100斤一趟有40元。”她本准备去,但孩子都担心她身体,反复权衡后,最后还是没去。
汪美红本想在齐云山当个清洁工,不过,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她更多帮助。2014年,有关部门在景点“一天门”的地方,为汪美红修建了小茶馆,免费让她经营。自此,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她告别了坚守20年的“挑山”活儿。
孩子大了她仍操不完心
在汪美红的小茶馆门前有一张大照片,这张照片是汪美红一根扁担压身,而后双脚艰难登山。近20年了,她正是用一根扁担,挑起了三个孩子的未来。如今,3个孩子渐渐长大,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小儿子再过一个月就毕业了,现在在一家企业实习,希望能够留下来”。
而女儿汪力利正在上海一家医院实习。昨天记者和汪力利取得联系,她告诉记者,她准备读研究生,以后妈妈身体不好了,她还能照顾妈妈。
“我想在山上再好好干几年。小儿子和女儿都在实习,还需要花钱,等他们毕业后我应该会轻松很多。”对于汪美红来说,她最不放心的是大儿子,因为大儿子视力不好,辗转在上海、杭州等地,一直在做盲人按摩。她希望多挣些钱,给大儿子娶个媳妇,开家按摩小店,这样她也能去帮忙。“孩子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每次看到他们,都觉得他们又长大了,看到他们心里很暖和。” 本报记者 周晔/文 项春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