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依靠技术创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今年以来,山东科技工作以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度关注企业科技创新,加大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极,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强力的科技支撑。
一、加大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奖励、后补助、贷款贴息、投资等手段,引导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加速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攻克了一批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条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围绕推进钢铁、有色、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向节能、降耗和环境友好方向发展,重点安排橡胶轮胎、电解铝及铝型材、氟硅材料、高效农药创制、材料流程的节能减排、优势资源材料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辐射带动一批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在电子信息产业,浪潮集团与军队共建加固计算机实验室,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取得重要突破;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项目已搭建完成量子设备入网测试平台,准备在金融机构应用,为信息通信提供基础的安全服务和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在纺织行业,依托如意集团建设的国家纺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即将得到科技部批复,康平纳集团主持完成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打破国际自动化染色技术垄断,推进了我国印染行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对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和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两个项目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中被推荐为科技进步一等奖,有望实现申报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新突破。
二、促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500亿元,同比增长15.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0.96%,比年初提高0.7个百分点。实施高新区“双带”工程,优化高新区布局,提高高新区内在发展动力。启动建设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了山东省中关村(烟台南山)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承接高新区产业转移,构建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三级联动机制。高新区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示范带动作用日趋增强,今年一季度,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42亿元,同比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762亿元,同比增长32.2%;区内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23.7%。
三、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今年以来,山东出台了一系列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并进一步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上半年,预计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0亿元,同比增长20.48%,占同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6.5%;实现新产品产值4200亿元,同比增长19.05%。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2400件,同比增长20.7%。一是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已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改革平台运行机制,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升级,与西王集团签订协议共同建设玉米综合精深加工企业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对加强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振兴民族种业具有积极意义。二是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承担实施国家计划,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183家企业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引导基金项目经费支持2.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4.7%。12家企业获得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欧国际合作项目资金3050万元。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认真组织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全国新材料行业决赛,山东赛区企业组报名企业达1034家,列全国第二位。参加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数量、晋级复赛和决赛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支撑载体
围绕“两区一圈一带”战略部署,加快区域战略创新平台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正在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正在筹建指导协调委员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实验室主任;将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承担的建设任务及资金全部移交青岛,统一规划建设,加速建设步伐。省政府与国家自然基金委联合启动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支持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首批4个重点项目已经启动。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潍坊分院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信通院公共研发平台技术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产业研究院等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力争2015年前在全省建成30个高水平专业公共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五、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
一是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专利代理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从按照区域发展规划布局专利代理机构、加快专利代理人队伍建设、引导代理机构实现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等方面,促进全省专利代理服务业健康发展。上半年,全省新增3家专利代理机构,总数达到35家;新批准1家律师事务所开办专利代理业务,总数增至5家;新增执业专利代理人67名,总数达到313名;全省国内发明专利授权5063件,同比增长18.21%。二是加快科技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建成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技术交易网络,活跃了技术创新活动。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11 家单位被确定为2014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上半年,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3927项,成交金额55.13亿元,同比增长24.63%。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与北京物资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在临沂市、鲁商集团和西王集团实施构建现代物流业示范点工作。加快建设寿光蔬菜种权和产品交易中心,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与技术产权交易产业,探索农产品新型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