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 镌刻忠诚
东汉著名文学家马融说过,“天下至德,莫大乎忠”,述说了忠诚对于组织和社会的聚合效能。一个政党要想做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需要一种强力黏合剂,忠诚就是这种黏合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摆在首要位置。作为党纪党规的“守夜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对组织忠诚、对人民忠诚、对纪检监察事业忠诚,始终把忠诚镌刻在人生信念的旗帜上、融入到肩负的执纪监督使命中。
忠诚是共产党人信仰的一面“旗帜”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忠诚之所以宝贵,在于它对于组织之成其为组织、政党之成其为政党,具有关系“存亡成败”的决定性意义。任何一个组织、政党失去了忠诚,都将陷入崩溃,变成一盘散沙。忠诚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常常“吹尽黄沙始到金”,往往需要经历生与死、得与失、荣与辱等重大考验和锤炼。只有敢于、善于付出牺牲,只有真正做到了危难时刻显身手、风吹雨打不动摇,才能得到认知和肯定。忠诚之所以宝贵,是因为一旦千百万人的忠诚联合起来,就会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90多年来,我们党栉风沐雨、历经坎坷,从当初只有几十人的弱小组织,能够创造彻底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间奇迹,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忠诚的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冲锋在前。
忠诚是党员干部至高无上的政治品质
中国共产党把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等作为自己的神圣义务和永恒品质。“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是党章中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党员干部的忠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党性原则的政治忠诚,是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高度热爱的朴素情怀。自我们党诞生以来,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感天动地的忠诚华章。革命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李大钊、杨靖宇、吉鸿昌、赵尚志等共产党人“倒下我一个,还有后来人”,断头流血以从之,誓死忠于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从战场上的邱少云、黄继光,到新时期的好干部焦裕禄、任长霞,成千上万的英雄模范,哪一个不是一腔赤胆、无限忠诚?毋庸讳言,我们的队伍中也曾出现过少数背信与变节者,但如同乌云无法永远遮挡太阳的光辉一样,在千百万忠诚的共产党人面前,背叛者的可耻只能更加衬托出忠诚者的光荣。
忠诚需要党员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此“德”意指党性,即为忠诚。然而忠诚的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忠诚的养成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日积月累的。如何信奉忠诚、坚守忠诚?关键在于强化忠诚训练,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信念锻铸忠诚。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支配着人的一切行动。一个信念坚定的人,必定是一个坚守忠诚的人。一要学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坚持学以增智、学以养德,既学习业务知识又学习政治理论,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工作。二要讲政治。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胸怀大局,始终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去思考、去谋划、去落实。三要守纪律。严格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遵守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政纪律,做到不自行其是、不口是心非、不阳奉阴违。
以激情成就事业。一个对事业无限忠诚的人,必定是一个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站在新阶段,面对新任务,必须焕发激情、释放激情、燃烧激情。一要乐于担当。强化“守土有责、履职尽责”意识,弘扬“事不避难、敢于担当”精神,保持“善谋善为、身体力行”的活力,不回避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推卸责任。二要善于创新。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得过且过的思想,树立奋发有为的观念;破除按部就班的思想,树立敢为人先的观念;破除小进则满的思想,树立永不停步的观念。三要敢于碰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扭住办案不放松,不怕得罪人,常打“老虎”,勤拍“苍蝇”,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与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
以修身砥砺正气。一个矢志忠诚的人,必定是一个注重修身的人。加强修身,必须砥砺浩然正气。一要保持平常心。淡泊名与利,本身就是一种淡定、一种忠诚。平常心来自于正确的比较。只有多想想组织的要求,多比比自己的作为;多想想群众的期待,多比比自己的贡献;多想想他人的优点,多比比自己的差距,才能平衡心态,找准定位,坚守忠诚。二要保持敬畏心。“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只有对人民忠诚,才会对群众敬畏,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对事业忠诚,才会对本职工作敬畏,做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三要保持清正心。任何一个人,不管其职务多高、能力多强、贡献多大,如果不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就会迷失方向、丧失忠诚、走向背叛,最终被人民钉在耻辱柱上。因此,一定要坚守精神家园,保持党性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