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用手就能“打洞” 肥东一政府工程房问题频现

12.11.2015  10:28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讯 “这就是给我们盖的房子,到处是裂缝,有的地面还下沉,外墙手一抠就掉了。”昨天,肥东县杨店乡村民向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反映,他们住的跃进新村是当地的政府工程,可是他们搬进新房才9个月,就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这让他们非常担忧。记者赶赴现场调查发现,这里共有701户人家,部分房屋的外墙用手指就能“打洞”。杨店乡政府回应称,由于项目体量较大,出现一些瑕疵在所难免,目前正在就各种问题进行积极维修。

读者反映:

新家住着让人不安心

方先生是跃进新村村居民,平常在合肥市区打工,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他因为老家房子的事情经常回家。“这房子是政府工程。你是没看到,质量差得的不得了,各种毛病都有。”方先生说,为此他不得不经常与政府部门磋商解决方案。

方先生介绍,跃进新村住了好几百户人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问题。“比如,墙面、墙角开裂,家家都有这个情况,我们的房子是今年2月份交付的,住进来才9个月,这就开裂了还得了?”方先生说,除了开裂,还有地面下沉、墙体表层脱落等情况也都十分严重。

“房子是花了580元/平方米买来的,除去当初拆迁的补助,好歹也花了五万块钱,现在看来,房子哪能住人?万一有个安全问题就麻烦了。”方先生介绍,他所说的质量问题,在整个跃进新村很普遍,大家也都相继找过开发商和政府,虽然有人来维修,但是维修之后又有新的问题,这让他们非常担忧。“我们又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这房子估计靠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记者探访:

手指就能在墙上打洞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杨店乡跃进新村,方先生所住的房子是B区18号楼。还未进门,记者就注意到,房屋门前的水泥地和墙角都有细小的裂缝。随着方先生走上楼,在北阳台的隔断上,有一大块外墙表层脱落。“你看其他家的都是黄色,我这是灰色的,是因为两个星期前才维修的,还没来得及粉刷。可是你看,依然大块大块地往下掉,用手轻轻一碰就掉了,这还是墙吗?”方先生很气愤。

随后,记者跟随方先生下楼,在进门位置,方先生演示给记者看:他用一根手指在墙上一抠,就掉了一块,然后手指像电钻一样转几下,墙上就被打了个洞。记者看到,在手指“打洞”时,墙上的黄沙直往下掉,几乎没看到水泥的成分。“这应该是偷工减料吧,肯定是没放够水泥,这哪是做房子,这是糊啊!”

在C区11号楼的李大爷家,记者同样看到,墙体外表有细小的裂缝,其中二楼阳台的一根柱子明显有点歪。在C区24号楼的王大爷家,屋内墙脚不少表层脱落,墙体上方有两大块明显的水印,王大爷介绍说,这是前段时间下雨渗水造成的。

就在记者探访过程中,有好几十个村民向记者反映问题,有的是墙体表层脱落,有的是墙脚开裂,有的是地面下沉,还有部分地势相对较低的住户反映,下雨天雨水都能漫进家。“我们老百姓买一套房子不容易,他们就这么糊弄我们。”村民们表示,房屋都没有合格证,希望政府部门能拿出更好的办法,彻底解决问题。

政府回应:

有问题但没安全隐患

昨天上午,就村民们反映的问题,记者来到杨店乡政府。党委委员完颜建伟分管这个项目,对跃进新村的情况比较熟悉。“跃进新村是市级整村推进项目,属于政府工程。”完颜建伟说,该项目2013年启动,今年2月份交付,共有701户人家,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对于质量问题,完颜建伟称由于该项目体量很大,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所以在一些细节上有瑕疵在所难免。不过,就村民们反映的问题,他一一进行了解释,其中也不乏施工单位违规操作的原因。“这个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投标,中标的是安徽中海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和安徽聚融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完颜建伟介绍,当初在施工过程中,村里有一个由3人组成的监督小组驻扎在工地,此外还有由12名村民组成的群众监理。可是,即便是有这样的监督,施工方仍有违规的地方。“外墙表层脱落,手一抠就掉,与他们违规添加一种调剂有关。本来水泥和黄沙配比合理就行,可是冬天施工,抹水泥的时候要用很大的劲才行,为了省事,他们添加了本被禁止的调剂。”完颜建伟说,施工人员是省力了,可是这种调剂会降低水泥黄沙的融合度,最终导致质量问题,使得外墙表层弱不禁风。

至于外墙裂缝,完颜建伟解释称可能与表层涂料厚薄不均有关;而墙脚开裂和地面下沉,可能是因为地基没夯实,也可能与当初排水不干净有关。“不过,这些房子都是框架结构,主体框架没有问题,不至于会有安全隐患。”

对于房屋没有合格证的问题,完颜建伟解释称,这与成本有关,当初招标时建房成本为950元/平方米,如果要办合格证,每平方米要增加两三百元的成本,“那建造房子就根本不够”。不过,他表示,跃进新村通过县住建局质量监督站的验收,主体质量过关。

村民们反映的问题,杨店乡乡长王翠芬表示,此前就接到过反映,并且一直在积极维修。“目前施工方有400万元的质保金在这里,对于村民的问题,我们一直认真对待,积极维修,直到群众满意为止。”王翠芬说。  王昊 本报记者 徐文兵/文 刘玉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