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培训如何“授之以渔”
今年,安徽省把“就业技能及新型农民培训”纳入了民生工程,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力争让劳动者技能培训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就业遭遇“技能”瓶颈
每年春节过后,安徽人才市场总会出现求职高峰。一方面是企业喊招工难,招聘熟练的技术工更难;另一方面是农民工和大学生喊求职难,找到高薪、合适的工作更难。“求职难”和“招工难”并存,这一就业结构性的矛盾,折射出就业培训、人才培养上的短板。
阜阳市颍泉区村民田永胜告诉记者,希望政府部门能帮助农民工多开展一些实用技术培训,把自己培养成新型农民“技工”,以便能在进城务工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能在打工的城市或企业站稳脚跟。
“眼下,企业都想招技工,但招到熟练的技工很难。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一技之长,既影响自身就业,也影响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桐城市安徽盛运重工集团负责人汪玉告诉记者,“公司需要与机械加工专业对口的工人,如钳工、车工、焊工等,只要有职业培训资格证的,都非常欢迎。等新员工上岗后,还让老师傅手把手地教。 ”
3月2日,在亳州市谯城区一家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记者看到30多位年龄不等的农村妇女正在学习缝纫技术。“现在外出打工,啥都不会肯定不行,多少学点技术,找工作就省事。 ”学员陈红告诉记者,今年不想出远门,想在家门口找个工作,也好照顾老人和孩子。
谯城区人社局就业中心副主任郭强告诉记者,去年全区共有5025人参加培训,办了58个班,培训的工种有计算机维修工、育婴师、家政服务员、汽车空调维修等多种职业技能。
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我省共有260万名劳动者参加了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就业能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2015年,我省进一步调整完善民生工程内容,把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扶持工程纳入全省33项民生工程范畴。今年,我省又对这一民生工程进一步提标扩面,扩大了实施范围,加入了新型农民培训的内容。
让农民工变成技术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人一技之长比给钱给物的帮扶更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
3月4日,肥西县紫蓬镇永久社区居委会一间教室里,挤满当地村民。90后小伙子周杰告诉记者:“听说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在这里办班,我想学焊工技术,所以赶了过来参加培训。 ”学员许大鹏对记者说:“焊工在沿海地区十分抢手。我去年在浙江打工时,这样的技术工人比普通工人的工资多一倍都不止。所以,今年就想多学门技术再出去打工。 ”
这节培训课的老师叫吴金梁,是合肥汽车工业学校的高级技工。他告诉记者:“学员们对实用技术培训很满意,而且培训还是免费的。现在焊工市场需求量很大,每次培训都有许多人来报名。 ”据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晋歆介绍,该校一共开设电工、焊工、家政、砌筑工、烹饪等五个工种,全部是根据当前社会上比较热门的技能所设,基本上学出来就能找到工作。
据了解,肥西县15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抓住新春闲暇时机,下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很受农民欢迎。该县人社局副局长王昊告诉记者:“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就业技能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创新培训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根据各类用工单位的需要和岗位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培训的内容。目前,全县各机构所开设的工种主要有计算机、焊工、服装、园艺等数十种。 ”
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处处长刘晓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省每年用于就业技能培训的资金达3亿元左右,人均补助600元。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定期调整《就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目前该工种目录涵盖机械、电子、建设、交通、服务等十大行业。
3月2日,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省农委联合发布《就业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和《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明确了今年我省实施就业技能及新型农民培训的目标任务:即计划年培训30万城乡劳动者,培训合格率90%以上,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人数达到培训人数的60%以上;全省计划培训新型农民5万人,其中培训职业农民4万人,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人才(以下简称“电商人才”)1万人,力争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职业农民培训,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电商人才培训,主要培训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
创新培训还需出实招
在亳州市谯城区的经开区,一家鞋业公司的行政部副总监徐小成告诉记者,今年招工特别难,主要原因是年前生产计划扩张,订单增多,而过年返乡的员工返工率较低。 “天天去乡镇招工,还是招不满,农村年轻人都去哪儿了? ”
该区人社局办公室主任卞德庆说:“不光企业招不满工人,现在培训学校也招不满学员。一些不实用、花费大的技术工种,已经没有学校愿意教了。村民们说与其在课堂上学,还不如直接去工厂学来得快。 ”
卞德庆还向记者分析道:“一些年龄稍大一点的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也存在年龄断层的问题。这些年,高校扩招,农村孩子考上高中,努努力就上大学了。很少有高、初中毕业生去职业学校参加培训,高职和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一般都招不满。 ”
太和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张岩告诉记者:“参加培训的手续复杂,办证、领补贴等程序繁琐,让年轻人失去参加培训的热情。他们外出打工,干的基本是技术含量低的活,上手就能干,如建筑、餐饮、服务业等,赚钱也不少。 ”
刘晓燕处长表示,目前我省技能培训工作也存在一些困难,如公共培训能力薄弱,培训机构及师资还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培训需求,实际操作训练环节亟待加强;此外,培训补贴标准偏低,我省人均补贴标准仅为600元,多数工种培训成本大大高于600元;其次是劳动者、培训机构、企业参训积极性不够高,一些企业甚至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一些员工有了技能就“飞”走了,培训出力不讨巧,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
针对这些问题,安徽省人社厅开出了“药方”:一是完善培训资金补贴政策,坚持培训补贴资金直补个人、直补企业,逐步提高培训的补贴标准;二是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一批公共职业训练基地,面向就业援助对象免费开展各种就业技能培训;三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农民培训以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多层面、多渠道结合,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专门人才;四是完善就业技能培训督导考核机制,通过科学考评机制提升培训质量。(记者:孙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