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留绝笔信离家出走 从六安徒步来到合肥

08.09.2015  10:37

老师评价陈家祎是个“遵守纪律尊敬老师的好学生”。

  六安17岁少年家祎留下“绝笔信”离家出走,信中称7天内将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下辈子不再想做穷人。此事经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热心市民打来电话,表示曾见过家祎。昨天中午,家祎的父亲陈先生就接到了合肥市蜀山区小庙派出所的电话,找到了离家出走8天的家祎。

  多名读者称看到过他

  昨天早上6点50分左右,合肥市民李先生骑摩托车经过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加油站时,看到马路北侧的人行道上有一个小伙子面容憔悴,而且身上很脏。李先生说,小伙子当时上身穿白色短袖衫,下身穿浅色七分裤,身上背着包,手里还拿着杯子。李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注意到这名小伙子,是因为自己早在9月4日就曾在附近见到过他。“那时他在一家工厂门口呆站着,我看他年纪轻轻在外边,就上前问了一下。他告诉我是来旅游的,我也就没太放在心上。”昨天,看了本报报道后,李先生觉得这名小伙子很有可能就是离家出走的家祎。

  昨天上午10点,合肥市民孙女士在小庙枣林岗附近看到一名少年,体貌特征和报道中提到的家祎很像,“当时他蹲在路边的草丛中,手中拿着一个保温杯在喝水。我问他可要帮助,但被他拒绝了。”孙女士说,少年随后沿着312国道往六安方向走去了。

  民警在工地上找到人

  昨天上午接近11点的时候,合肥市蜀山区小庙派出所民警姜焱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有群众报警称,在小庙镇向西约2.5公里处一在建小区内,有一名流浪少年,可能需要帮助。随后,姜焱与同事驱车来到该在建小区进行走访、排查。很快,民警便发现一名背着黑色双肩包的少年,于是慢慢向少年靠近。

  “没想到他看到我们以后,撒腿就跑。”姜焱说,在跑了四五百米后,少年终因体力不支被追上,“他面色憔悴,嘴唇都起了死皮,被追上后一直喘着粗气。”

  经过民警询问,少年说自己叫陈家祎,是六安一所中学的学生。这时,工地上的工人也慢慢聚拢了过来。一位手拿报纸的工人大声说:这不就是出走的那个孩子吗?这名工人还向民警展示了关于家祎出走的报道。民警一核对,果然跟照片很像,于是将少年带回派出所进一步调查。

  离家出走为逃避压力

  “我们给他盛来了热饭,倒了热水,他狼吞虎咽地就吃完了,看来这几天饿得真是不轻。”民警姜焱说,待他吃饱后,自己就对他进行开导。

  民警在跟陈家祎沟通后了解到,家祎离家出走是为了逃避父亲给他的巨大压力,想出来散散心。“他说学习上父亲给他很大压力,本来中考能考上六安市第二中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他说父亲还不满意,在学习上经常讲他。”姜焱说。

  这8天里,陈家祎就靠着双脚,从六安走到了合肥市蜀山区小庙境内,一路上走走停停,饿了就跟热心市民讨些饼干、热水,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忍着饥饿、口渴,因为他内心里是不想向别人求助的。

  每天晚上,陈家祎就躲在墙角、屋檐下过夜,甚至在9月4日下雨的时候,他也是在大树、屋檐下穿梭躲雨。

  民警询问他此行目的地是哪里,陈家祎想了想说:“想去紫蓬山看看”。

  被送回金寨老家休养

  昨天下午4点多,陈家祎的父母和亲属,将他带回六安租住的小区。但是陈家祎并没有下车,而是由叔叔开车,将他送回金寨老家。

  “儿子能回来,我们太高兴了,谢谢你们一直在为我儿子操心。不过他现在情绪很不稳定,不能接受你们的采访。”陈家祎的父亲陈先生对记者说,从在派出所见面到现在,儿子一句话都没跟他说过,“儿子已经不想再回学校上课了,我们也准备联系班主任,先请十天半月的假,让他回家好好休养休养。”

  在出租房收拾好东西后,陈家祎的父亲准备回上海的公司。“为了找儿子,我跟公司请了十天的假,现在儿子找到了,我得赶紧回去上班了。”为了照顾儿子,家祎母亲留在了六安,并打算长期在儿子身边陪读。

  □对话父亲

  儿子吃穿不愁,可能管教太严

  记者:儿子是租房住吗?

  陈父:初一住过一年校,但是他说学校太吵,此后就一直在校外租房住,直到这次离家出走。

  记者:你和爱人在外打工,怎么跟儿子联系呢?

  陈父:都是打电话,也就问问钱够不够花,学习成绩怎么样,也没有深入的交流。

  记者:他的钱够花吗?

  陈父:我都是一次打200,一个多星期打一次,应该够他平时吃饭用。他也不主动要钱,每次都得问。

  记者:你觉得他成绩怎么样?

  陈父:在班里应该算中上等,但是我觉得他还可以更加优秀,可能是我要求太高了。

  记者:你怎么看儿子“不想做穷人家孩子”?

  陈父:我也在外打拼了这么多年,应该是吃穿不愁的,何况我家就他一个孩子,可能是我平时管教他太严了。

   专家声音

  父母关心孩子,也要讲究方法

  安徽省首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林林曾经研究过我省“留守儿童”问题。林林认为,“留守儿童心理缺位严重,没有‘心理支持系统’,像一个房子,找不到支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太多的情绪,他的喜与悲,无人分享或分担,感觉不到来自家人的温暖,无人倾诉与陪伴,这是最遗憾的。

  “家长应与孩子构建一个优质时光,这包括两个层面:一,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可以提升沟通品质,比如可以给孩子一个安慰的眼神、关注的眼光、温柔的抚摸;二,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通讯方式,在言语上关心孩子。开口时,不应是你考了多少分,吃穿怎么样,而可以说,宝贝,乖女儿,好儿子,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这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一直在关注我。要关注孩子的情绪,不只是行为。”林林说。

  我省积极心理学专家王健说,留守儿童较突出的心理状况是情感缺失,对爱的渴望比较迫切。对爱的需求比较大,又无法得到满足,就容易产生被抛弃感,从而产生不良情绪,比如反抗、叛逆等,极端情况下可能绝食、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