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延续三条生命 合肥一医生鏖战12小时后累瘫手术室外
为了快速补充能量,陈磊在手术室外直接口服葡萄糖注射液,这一幕被记者记录下来。
刚刚做过腰椎间盘手术的主刀医生戴着护腰为病人做手术。
手术室内,医生们向捐献者遗体鞠躬。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将捐献者送进手术室,器官获取手术过半,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科医生陈磊终于发现自己“撑不住”了。从凌晨5时许开始,他已经连续工作12个多小时,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头晕目眩、全身发冷,陈磊一屁股坐在地上,抓过同事递来的葡萄糖水,咕咚咕咚大口喝起来。昨天,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在一例器官捐献采访现场偶遇这一幕,立刻拿起手中的相机,将眼前场景“定格”。
陈磊是安医大二附院的泌尿科医生,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院方器官捐献协调员。前几天,ICU病房收治了一名突发脑溢血患者,详细了解过病人情况,判断他是潜在的器官捐献者,陈磊立即“马力”全开开始协调,为可能将要进行的器官获取手术做准备。
在了解器官捐献的详细情况,得知父亲的器官可以挽救3条生命后,患者子女毅然同意捐献器官。
5月18日,虽然做了一天手术,陈磊依然不能下班,必须持续“跟踪”患者病情,直到夜里11时许才回家。
昨天凌晨5时许,陈磊就赶紧起床,与同事对接,确定潜在器官捐献者的病情进展。这天,患者的情况再度急转直下,根据经验判断,极可能将要进行手术,陈磊的协调工作正式开始。向家属介绍患者病情,介绍关于器官捐献的相关法律法规,通知省红会的协调员,联系律师咨询家属提出的赔偿疑点,解答家属的各种疑问,协助签署器官捐献书,对接脑死亡鉴定……所有的前期工作完成已经是下午2时许,陈磊连午饭都来不及吃,又匆匆赶往手术室,进行相应术前准备。
5月19日下午4时许,器官获取手术开始,作为器官捐献协调员,陈磊虽然不用参加手术,但依然不能休息,还有大量的院方协调工作需要做。手术过半,正和同事说话的陈磊突然觉得有些头晕,身子发冷,一屁股坐在地上,于是就出现了照片中的一幕。
昨天晚上,记者辗转联系上陈磊。“哎呀,还是别采访了,和同事比,我这点累真不算什么……”
陈磊说,自己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时间不长,这是他协调成功的第二例捐献者。“捐献器官是大爱,和他们相比,我们能做的微乎其微。让更多人接受器官捐献,就能有更多等待移植的患者得到救治,这正是器官捐献协调员存在的意义。”陈磊说,当手术结束,捐献者的女儿走到他面前,感谢他让父亲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时,陈磊觉得“一切都值了”。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王靓 李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