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吕思清:不要辜负你的天赋
4岁学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 11岁进入英国梅纽英天才儿童学校,17岁获得帕格尼尼大奖赛金奖……被誉为“乐坛神童”的中国小提琴家吕思清在参加完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后又风尘仆仆赶到合肥,与音乐爱好者们一同了分享他的音乐和他的人生故事。
G20表演:中西合璧向世界展现中国感动
“要在三分钟的时间内,为观众奉献出一场融合越剧、舞蹈、高科技等多元素的演奏会,这对我和我的古琴来说,都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刚参加完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表演的吕思清表示,此次晚会现场的《梁祝》表演,演奏团队面临的最大考验是如何将不同种类艺术融合起来,最终呈现一个属于中国的故事。
吕思清表示,《梁祝》作为中国音乐的经典曲目,曾被演绎成无数种形式,如何奏出属于自己的梁祝,需要结合演奏家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和生活经验,挖掘曲子本身的内涵情感。“艺术一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优秀的演奏家需要经过二度创作,将作曲家想表达和没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出来,才能产生独特的、打动人心的绝佳效果。”
吕思清表示,G20晚会演奏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演出团队在不同艺术种类合作空间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经过表演者的二度创作后最终呈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的梁祝爱情故事,“短时间内把各种要素融为一体,将中西方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呈现给观众,可以说是一次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艺术创新,我想,向世界展示中国,我们做到了。”
音乐无国界:经典是全人类的财富
“音乐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当节奏响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忘记你的身份,忘记你身处的环境。”对于一个从少年时就辗转欧美求学演奏的小提琴家来说,音乐包含了一切个性与共性,它的无国界性正体现在其本质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吕思清表示,西方的创作手法只是建立了一种标准与形式,很多作品虽然用西方传统的写作手法做出来,但内里融合的民族自有的独特旋律与特色表现,正是其情感表达的特殊方式。“其实无论哪一个民族的音乐,只要通过西方作曲手法写出来,就已经达成了最好的融合。”
在谈到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时,吕思清笑言,小时候自己非常担心古典音乐的发展,“现在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中国音乐市场带给我信心。”他表示,经典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为它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当我们老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也会自然而然走进音乐厅,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种种途径继续推动古典音乐的传播。在中国,经典音乐正处在朝阳阶段,是充满活力的,也正向上发展。”
成功的人都不辜负自己的天赋
“自律、勤奋、专注与热爱是一个人成为大师的必要因素。”吕思清认为,勤奋其实是天赋的一部分,在任何行业成为大师的人,都必须高度自律,才能把技巧上的天赋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最重要的是不要辜负你的才能,要去努力,去完全发挥你的才能。”
吕思清非常认同一万小时定律,“一个人的成功或许需要很多条件,但有效的持续不断的练习会让你脱颖而出,达到最高水准。有才能的人很多,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功,一万小时定律放在任何一个成功人身上,都通用。”
对于自己的成就,吕思清非常谦虚,他觉得自己从八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后一路都有师长前辈帮助,自觉非常幸运,但走在人生和艺术之途上,不能一直向后看,而要向前看。“所有成绩都属于过去,艺术成就需要由历史来评断。如何在将来做的更好,自己在演奏、音乐的教育、普及工作中还可以多做什么,多想一些这样的问题,才是对帮助过我的人的最好回报。”(记者 陈欣然)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陈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