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小微”难题 合肥“双创”模式全国关注
编者按:
7月30日晚,“发现双创之星”大型主题系列活动安徽(合肥)站精彩上演,包括董明珠、刘庆峰在内的资深创客分享了自己的创业见解;这是继北京、天津后的全国第三站。合肥市市长张庆军提出的合肥未来三年将建设“双创特区”的发展模式引起全国关注。
在此之前,令人瞩目的是中国政府网罕见地全文刊登了对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的专访,该部门是合肥市成功申报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城市的牵头单位。
李海鹰被誉为全国首位“博士县长”,曾主政肥西5年,其间,肥西首次成为全国文明县城,首次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李海鹰坦诚地说,对合肥双创模式的探索主要得益于肥西县当县长五年基层实践,到经信委工作,推进双创城市示范工作则是恰逢其时,顺应民意,顺应潮流。
最令李海鹰感到欣喜的是,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融资担保行业改革发展,建议“有条件地方对金融机构担保贷款的风险合理补偿、适当提升对小微企业担保贷款风险容忍度,力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政策与其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双微模式”可谓不谋而合,一脉相承,更坚定了市经信委下一步全力加快融资担保破解“小微”难题的信心和步伐。
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说,“双创之星”合肥站活动之所以由合肥市政府承办,是因为我们合肥市对“双创”工作有很大的热情和深刻的理解。根据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体该怎么办,经信部门做了一些思考。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当时提到“个体户”、“万元户”,他们的重要作用是用民众的力量推动了思想的变革,主要强调的就是改革开放。
在“双创”的新浪潮下,如何给予小微企业更多保障、激发创客们的激情?记者8月4日从合肥市经信委获悉,省城将五步助推力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刺激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服务;合肥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添策;政府应成为小微企业最后担保人;“互联网+小微”是重点发展方向;同时计划未来三年给予百亿财政支持。
出台“帮扶十条”设4亿转贷基金
今年六月,在财政部公布的2015年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入围名单中,合肥成为全国15座示范城市、在入选城市中居第6。随之而来的利好是:未来3年,合肥每年将获得中央财政给予的3亿元扶持资金。“这些钱要用来培育完善的、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花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体的行动上去。”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说,合肥甚至准备好每年拿出“赔钱基金”,不追求赚钱,而要刺激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服务。
据透露,今年年初合肥出台困难企业“帮扶十条”,设立4亿元中小企业“转贷基金”。
下一步,合肥针对银行和担保公司对小微企业失败的容忍率,将由10%提高到30%。“企业经营风险上升时,担保公司也需要‘自保’、银行必然提出苛刻条件,这就需要政府做最后的担保;即便小微企业创业失败,政府也可分担一部分压力”。
打造合肥版互联网+微工业平台
据统计,合肥全市现有10.5万户小微企业,就业人数超过113万。李海鹰透露,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的协同合作,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合肥市每年也可拿出预算,构建以产业孵化器和互联网+微工业平台为重点、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中心的城市级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为此,除了国家的9亿元资金,未来3年,合肥还计划安排100亿元财政资金,鼓励大型企业建设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全方位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记者 张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