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种如何在大数据中生存
你最近一次看地方戏是什么时候?你还记得自己的家乡戏有什么名段么?作为地方剧种“吉剧”的研究者,笔者认为答案不会让人乐观。
吉剧,顾名思义是吉林省的地方戏曲。相比京评大戏,从历史沿革和地域影响看,吉剧都是“小剧种”。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新生剧种64个,时至今日,硕果仅存的只有15个,吉剧是其中之一。
1959年,为响应周恩来总理关于东北要创建自己剧种的号召,吉剧创建,并成为一个新传统戏曲剧种。在随后数十年的历史中,它创造了一系列优秀剧目,得到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获奖、拍电影、拍电视剧、赴港澳和国外演出,硕果累累。但进入21世纪以来,吉剧同中国传统戏曲一起陷入了现代化的困境。怎样解决市场化需求和文化内涵之间的矛盾,如何把握“自成一家”与“博采众长”之间的分寸,又如何让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与当下互联网传播完成“生态融合”?吉剧正在探索的解决方法是,筹备和建立小剧种的大数据平台。
作为数字化建设创新构想的实践,中国吉剧大数据平台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筹建工作。试图通过对地方戏曲数据收集、分析、呈现,从吉剧中寻找、提炼出与当下流行文化的共性元素,从吉剧形态及其演变过程中寻找到关东地域文化的独特个性。
中国吉剧大数据平台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完成平台的基本搭建,构建吉剧文化创意产业圈,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时效性和交互性,将吉剧名家名段以及根据吉剧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剧本文本、曲谱、人物传记等一一呈现。中期目标是完善大数据平台,使其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强的戏曲数据平台,并覆盖东北亚地区。通过东北师范大学已建立的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30多所大学的校际联盟,开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中国吉剧文化推广周”活动。远期目标是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深度覆盖东北亚地区。对于这一点,联合国对非物质文明成果的数据平台及日本等国家对文化、历史的数据库建设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大数据平台对于地方剧种的发展,甚至对于地方其他濒临灭绝的艺术、文化的传承都有借鉴意义。我们对自身地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不够丰富,就只能成为其他外来文化发展的垫脚石。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态不是趋同与迎合,而是要更多地发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关注地域文化之根,实现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创新,让传统的文化资源经过创造性转化,实现它的文化价值。
吉剧同其他地域文化一样处于生存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转型中。能否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意义,保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姿态,而不是变成一种纯粹的历史标本,决定了每个小剧种的生死存亡。但愿这种大数据探索,能让今天的年轻人在回答笔者在文章开头的提问时,不再那么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