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井庄村民李列仓:万里在我家开的座谈会(图)

16.07.2015  20:09
1979年万里在小井庄召集农民召开座谈会时,李列仓还是个孩子。

  中安在线讯 30多年前,肥西县山南镇是全国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地区,小井庄则是包产到户创举的一个缩影和橱窗。面对百年不遇的旱灾,肥西山南小井庄勇闯“禁区”,大胆改革,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成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而小井庄人的创举,正是得到了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同志的高度关注和支持。1979年,万里曾两次来到小井庄,召集农民召开座谈会,了解包产到户情况。当时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也与座谈会的旧址一起,完整地保留下来。

  在现在美丽的肥西小井庄,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是个重要的参观点。在纪念馆展厅后的院子里,有三间茅草屋。这里就是万里当年在小井村召开座谈会的旧址。当年,这三间茅草屋,算是村里最好的住房了。当年,这三间茅屋中住着李祖忠和老伴还有4个儿女。老大李列仓当时才十来岁,父亲李祖忠是小井村生产队的会计。“家里来了大领导,父母都很紧张,害怕会受处分。爸爸总不敢到大队开会,我妈还忍不住哭了好几次。”今年已54岁的李列仓对当时的情景仍然有着深刻的记忆,“当时很多人都以为省里来领导是要严惩‘分田单干’的村民,后来听大人们说,领导是支持的,大家可以放心干了。”

  “要吃米,找万里”。在与农民们的座谈会上,万里最关心的就农民的吃饭问题,“家里收成怎么样?粮食够不够吃?单干后跟之前比怎么样?”虽然李列仓当时年仅十几岁,但就在那一两年,日子如何苦,又如何甜,他记忆犹新。“在公社的生产队,我一天挣7分工,父亲10分,母亲8分工,可全家还是吃不饱饭。有点粮食都给父亲吃,因为他是主要劳力,我和弟弟妹妹们一般就是吃南瓜芋头。”为了度荒年,小井庄率先搞起的包产到户得到了万里的支持,并带动了肥西山南十万农民包产到户,1979年大获丰收。

  “没水就在田头挖深坑蓄水浇田,家家户户都干劲十足,这在以前大呼隆年代是不可能想像的。”李列仓回忆说,当时自己家分到9亩多田,一年下来,自家收的粮食抵得上过去一个生产组的量。“水稻、麦子、油菜、花生,都丰收了。我家舅舅、大姨都是别的村的,他们没搞包干都缺粮,就到我家来借,白天还不敢来,都是晚上来借。”李列仓回忆说,家里粮食有了富余之后,不久就养了猪,过年宰了猪,吃上了猪肉,日子越来越好过。

  万里两次来小井庄,村民们也与他越来越熟络。李列仓印象最深的是万里脚上的敞口布鞋,“他穿着很朴素,来了就往家里一坐,一点不像大领导,很随和。见谁就和谁问好、唠家常,我当时在玩,万里看到我,就问我成绩怎么样,临走的时候还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如今,李列仓在家带着两个孙儿,但还时常会想起与万里见面的情景。(记者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