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最美奋斗者”朱恒银
他 在 钻探第一线 默默奉献 43 载 ,从一名钻探工人成长为全国知名的钻探专家。
他发明的定向钻探技术,在全国推广,产生经济效益数千亿元,填补了7项国内空白。
从地表到地心, 从 1000米跨越到 3000多米, 他成为我国深部岩心钻探的领跑者 。
他就是 大国工匠、 安徽省地矿局 313地质队 高级工程师朱恒银。
八月中旬,虽已立秋,火辣辣的太阳依然烘烤着皖西大地。在位于六安市金安区的省地矿局313地质队,一幢小楼略显陈旧。在一间有些凌乱的办公室,桌上和地上堆积的书籍格外显眼。朱恒银热情地迎上来。高高的个子,黝黑的面庞,说话时笑容将眼角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他自嘲道,在地质队看到的都是我这种“黑脸”,这是勘探人的本色。
朱恒银同志(右)在钻头研究室指导高效长寿命金刚石钻头研制工作
朱恒银说: “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拾破烂的,仔细看是个搞勘探的。” 这就是描写我们勘探人的。
朱恒银的一席话顿时引来一阵笑声。
在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朱恒银和他的地质队完成了特大型钼矿的勘探工作。在日前召开的评审会上,经过详查综合评价,确定探明钼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潜在经济价值超过6000亿元,为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带来了新机遇。而这个消息让朱恒银泪眼朦胧。
记者:朱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是不是特别激动?
朱恒银:是的,当时也找了多少年,老一辈的地址工作者认为那个地方可能有矿,但是他们一直跟我说技术,找矿技术达不到这个要求。
记者:多年前,专家就认为这个地方可能有矿,但是技术落后,所以一直没有探明。
朱恒银: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是很低的,我们的勘探水平当时跟国外相比肯定是落后的。但是,现在来讲,我们现在已经可以代表世界上最高水平。然后,我们把这个矿找出来了,也实现了老一辈的愿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记者:朱老师,刚才说到的特大型钼矿可能是您工作43年来勘探的众多矿中的一个。大家都知道,勘探工作很辛苦,就像您刚才说的:“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拾破烂的,仔细看是个搞勘探的。”既然这么辛苦,当初怎么就选择了这项工作呢?
朱恒银:当时,招工的时候,我认为找到一个事业单位,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因为,当时我是下放农村,招工上来的。当时,我们在六安,地质队用一个大卡车把我们接到矿区,130公里,走了一天时间,早晨就走,走到晚上七八点钟。
记者:来到矿区后,看到矿区条件跟您想象的落差大吗?是不是很失望?
朱恒银:我当时看了以后,心里凉半截,我是从农村又到更农村。到这个单位一看,招的工人比较多,他那个钻机那么脏,工人全身泥浆,全身油。去的时候,也就是带一个杯子和其他简单行李,别的没带。
记者:在矿区,就住在野外吗?
朱恒银:当时,我们就到农村去找老百姓家住,老百姓本身房子很小,没地方住。老百姓把更简陋的牛棚、羊棚让给我们住。
记者:牛棚、羊棚的味道肯定不好受?
朱恒银:我们住进去以后,就用报纸把墙壁裂缝糊起来,地上撒上石灰消毒,改变一下气味,然后搞个稻草在下面,我们被子铺上去,就在那里等待岗前教育。
记者:当时有没有因为条件艰苦想离开?
朱恒银 : 我当时也有这个想法。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好多下放学生,第三天就搞板车把自己行李拉回去了,通过淮河那边,到阜阳那边就走了,不干了。环境比我们下放时的农村还辛苦,所以说就走掉了。
记者:您为什么又留下来了?
朱恒银:我们岗前教育以后,一个领导讲:“我们地质钻探,国家非常重视,你找一个大矿,就建立了一个城市。别看我们现在矿山那么荒凉,但是,可能不远的将来,这里一片繁华,就可能是一座城市。回忆起来,这些都是你们的贡献。”他这样描绘,也是激励我们。这么一讲也是对的,所以,我就试试吧,试试是什么样的状况。
记者:这位领导描绘的美好蓝图吸引了你,你为了这个蓝图,坚持了一辈子。
朱恒银:我们很多职工干了一辈子地质工作,他们感到非常自豪。我们带班的都是部队转业的,有的机长还是抗美援朝下来的,有的还受过伤,他们都能在岗位上很敬业,哎!我就很好奇。这么艰苦怎么做到的?我和他们交谈,他们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热爱。他们的这种精神感染了我,我就逐渐体会到干这个行业很有意义,能够找出个大矿,为国家做贡献,我想也能感到自豪。
记者:在野外钻探,不仅环境恶劣,而且因为钻探技术落后,常常有工人受伤,甚至有人因生产事故而丧生。我听说因为一次重大事故,深深触动了您。
朱恒银:那是在1978年11月,霍邱县朱岗村雷雨交加。班长在钻孔时,钻杆在孔里卡住了。当时,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柴油机带马达,皮带轮打滑,钻机突然被打翻了。班长从十米高的地方摔下来。钻塔里一片漆黑,柴油机也熄火了。在一个拐角处,当大家找到班长时,班长已经昏迷,头部摔伤,流血不止。我跟另一个工人就把班长背了三公里,到一条土公路,再用板车拉到我们一个机台总部,然后再打电话给单位来车接,去医院实施抢救。在背的过程中,我的工作服全部被他的血湿透了。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讲能够学点知识,一个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够改变这种环境,能够把这个设备改造好一点,改善职工的环境,提高安全性,我想这也是一种责任。
记者:也就是这件事的触动,您从此踏上了学习、探索、创新的路子。
朱恒银:是的。
记者:朱老师,在您刚到地质队的时候,当时咱们的钻探水平落后到什么程度?钻探深度是多少?
朱恒银:我们矿区,过去也就是800米,在全国都在深度1000米左右,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是很低的。
记者:出了那个事故就是因为我们的生产技术落后。
朱恒银:对,当时我当学徒的时候,我看到了我们那个设备非常落后。从一些小的方面进行改革,就是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我感觉到,因为我没学这个专业知识,当了两年工人以后,然后我就报考了我们本系统的当时叫721大学,叫工人大学,然后改名叫职工大学。现在就是安徽的经济技术学院。我就在那里面学了三年的时间。我讲,能够学点知识,回来以后,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够改变这种环境。
记者: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实现当初的愿望了吗?现在咱们队的钻探水平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朱恒银同志在现场调试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钻机操作系统
朱恒银:现在来讲,我想我们现在已经可以代表国际的,世界上最高水平基本上都在我们国内,然后我们基本上是在国内是领先的。
我们过去每年一个地质队都有受重伤的,或者死亡的都有出现的,现在基本上是杜绝了这种状况。所以说,这个环境就大有改变。
记者: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有哪些方面的创新大大改善了安全生产的条件?
朱恒银:你像我们国内研发的深部取芯,以前要取一个两面岩芯要提转,取两条,一千米深要五六个小时。但现在可能也就是20分钟就可以完成了,所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还有,钻机自动化水平也提高了。可以视频,孔口操作的时候,可以不在孔口或者远离孔口。
我们研发的一个钻机,全液压洞头钻机,在国内当时说是最先进的,可以说国际上也是比较先进的。这个钻机改善劳动力强度。另外就是钻进速度比较高。把地质找矿也从1000米推荐到3000米以下的水平,这个跨度很大。
【背景链接】
从钻机到钻杆、钻头工艺,从800米、1000米、2000米,再到3000米,一项项技术改造和革新,让中国的勘探技术不断跨越,从落后转为领跑。朱恒银带领团队进行研发,突破了制约3000m 深部地质岩心钻探的技术瓶颈。他研发的定向钻探技术彻底颠覆传统,取芯时间由30 多个小时缩短到了40 分钟;在全国50多个矿区推广应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数千亿,填补七项国内空白。
多年来,朱恒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14项。
朱恒银和他的团队先后参与了安徽霍邱庐枞铁矿、安庆月山铜矿、滁州琅琊山铜矿、大别山钼金铅锌等大型和特大型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
朱恒银领衔的团队利用自身的独特钻探技术优势承担了四川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3 孔的施工任务。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承担了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省市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工程。2003 年7 月上海地铁4 号线发生重大塌陷事故,在多家施工单位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朱恒银团队成功地遏制了事故发展的险情,被赞誉为“安徽地质神兵”。
记者:朱老师,听说您在勘探领域的名气很大,经常有人上门请您解决勘探技术难题,您常常是来者不拒。
朱恒银:南京师范大学一个院士,他是为了古地质一个环境研究,要取样也取了个不少,在国内找了很多家,就是打这个钻,完成不了。取了样没有用,没有用的话,他们就慕名地找到我。当时那时候我生病住院,住院以后开个小手术,然后他们南京大学两个教授到六安来,到六安来的话就到病房,说请你能不能到现场去?
记者:这是哪一年?
朱恒银 : 04年的事,当时我开刀,县里还没车,我讲行了。后来我讲我去搞一个车子,我就躺在车上到现场去,上去看看分析失败的原因,还有我们可取的哪些方面?这个不仅是工艺,还有钻具改进,然后把这事情我这就很圆满的完成了。所以他们非常高兴,他讲我们项目再不完成,我们就没有办法了,也推迟了好几年了,现在能完成的话,非常感谢。然后,好多的科研项目都是我们合作的。
记者:我看您办公室放着一个旅行箱,听说您是为了工作可以拎着包说走就走。
朱恒银:我的工作服都在办公室里,一旦工作需要,咱出问题了,下面专家有什么问题了,当时跟家里打个招呼,马上我就走了。
记者:说走就走,常年在外,这是我们地质人工作的常态。也是因为地质队的年轻人常年在外奔波,找对象十分困难,是不是这样?
朱恒银:我们搞地质的,找对象非常困难,一般都什么?不嫁地质郎。因为什么?常年在外,顾及不到家庭,所以,我们单位也有很多家庭不和。有好多闹离婚的,也存在这些问题。对我们搞钻探工作的话也有很大的压力。但也有很多能理解的。但是你看我们回来以后,就相当于住旅馆一样,今天拎个包回来,结果第二天就走了,就相当于住旅馆了。
记者:听说有很多年,你每年都要在野外工作200多天,家庭肯定是顾不上了。
朱恒银:是的,因为找矿嘛,一般在深山老林,或者草原高原。钻机运转的时候,它就不能停,24小时都要运行,不管是刮风、下雨、下雪,还是严寒酷暑,都要在钻机平台上。长年累月,一年一般是200多天在野外工作,顾不了家庭,有时候春节都不能回去。
记者:因为不能照顾家庭,这些年有没有对家人很愧疚的事情?
朱恒银:我父亲死的早,我九岁父亲就死了。当时家里很困难,我母亲当时培养我们也不容易。我母亲生病的时候都没回家去,去世的时候我才赶到家。当时交通不方便,家里第一次打电报给我,我没收到,第二次打电报母亲已经去世了,去世两天了。我们家里那个习惯,一般的去世老人就三天时间,然后你再不回来就看不到母亲最后一面。我赶到家里的时候已经夜里12点,第二天早上就要出棺了,赶回家心情也非常难受,感到很内疚。
记者:这些年,对爱人做过最浪漫的一件事是什么?
朱恒银:我们搞这个没有这个浪漫,主要是一种互相理解。你长期不回来,但是她在家里有什么生气,说多一点话什么的,所以不愉快的话就忍让一点了。
记者:干了这么多年地质勘探工作,现在也60多岁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朱恒银:总书记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矿产能够被发现,就能给老百姓带来幸福。地质人有一种“三光荣”精神,以地质找矿为荣,还有献身地质事业为荣,艰苦奋斗为荣。
记者:这里也祝贺您获得了大国工匠的称号,并被推荐为“最美奋斗者”候选人。
朱恒银:现在是国家也是很重视工匠精神,我个人的这种荣誉,也对于我们的行业的一种认可,对我们地质人从事地质找矿这样的一个认可。所以我讲也珍惜这种荣誉,对吧?这个荣誉来之不易,但是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这个荣誉,也是集体的智慧,一个团队的一个力量。以后我想把这种荣誉当做一种动力,当做一种责任,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向地球深部进军,能够继续带领团队为我们国家找富矿,找大矿,为我国勘探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感言:
地质钻探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朱恒银,在地质钻探领域不断求索,43年来,朱恒银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重大工程和研究项目达10多项,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他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近日,又被安徽省推荐为“最美奋斗者”候选人。
他是一位奉献者,坚守初心和使命,不管是大雪纷飞,还是雷电交加,不管是荒野僻壤,还是背井离乡,他始终坚守。
他是一位探索者,将我国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钻探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的国际先进水平。
他是一位燃灯者,他用奋斗和创新的精神照亮了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前进的道路。他一腔热血,融进千米深度,也在世界矗立一座行业的丰碑。
(记者:杨雪雷、刘潇雨 编辑:刘广宏、周娟)
[ 编辑: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