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寒:揭秘条码背后的大数据与商机
26.08.2014 17:52
本文来源: 合肥服务外包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移动商务总监杜寒 以下是杜寒演讲实录: 刚刚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怎么样把这只鸡送到客户手里,但是现在有另外一个话题,我是客户接触这只鸡之后怎么样感觉它的质量是不是好呢?下面我就想引出我们条码和移动电商相关联的话题。 说到条码主持人也说了,大家都不陌生,每件产品上都有,出国到超市里去找模式都是一样的。 现在有一个话题是扫一扫这个模式在超市环节已经非常普遍了,据我们了解在全球每天有50亿次的扫描条码,这50亿次通过手机扫描是非常远大的目标,在超市里扫描行为代表了这个交易已经达成了,我们下一步就要付费了,而手机扫条码获取商品信息之后离最终的交易下单、成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商品条码在全球已经得到这么大范围应用,国内已经成熟使用将近25年时间,最开始商品条码满足于外贸企业,因为产品要出口,对方要求我们的产品要打上条码,后来国内零售业态也逐步发展和完善,这之后物流供应链也在使用这个条码,07年以后,可以说条码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怎么结合?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07年的时候,条码跟手机相结合的研究,从我们来讲,国内和国际上是同步的,但是那时候非常不利的是,当时我们在国内没有找到成熟的模式,很少有企业做相关的应用,所以很多的知识包括一些理论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当时觉得很痛苦,我们07年做了一个小的宣传和调研,就是我们这个团队在一个夏天非常热,到中关村一个电子卖场门口做了一个小宣传,就是说有几个产品可乐或者雪碧,当时还是一个功能机去扫,扫出结果之后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礼品。那时候是星期六星期天,大多都是去买数码和3C类产品的顾客非常多,他们说你们在这里做活动是卖手机吗? 我说不是卖手机的。 他说你是卖可乐吗? 我说不是卖可乐的。 当时就不断摸索,而现在再去中关村做种种活动,扫一扫说赶快退货吧,这个数码相机买贵了,到某一个电商去买吧,如果有这个应用告诉消费者,消费者马上就去实施了,这样我们的团队去了中关村可能就出不来了。 这样一款产品,传统来讲到超市购物我就去挑选,消费者就去看,所见即所得,我对这个产品有所了解买就可以了。而通过手机购买,三方一个是品牌,一个是电商平台,包括消费者,面对手机有不同的疑问,站在品牌商的角度来讲,我们想的是我怎么想办法通过电商或者是移动电商的方式把我的产品推荐给我的消费者?怎么样让他首先看到它,再去被我的一些服务和一些描述打动他,让他掏钱购买,购买以后还感觉不错,服务也不错,还会出现二次三次购买,站在平台上来说关联着品牌商,还关联着我们的用户,他们想的是我们怎么打造一个非常快捷和安全的方式,能够让消费者多多地使用我这个工具?这是我们的平台最大的想法。 另外对于平台来讲,现在的规模化的平台都有数万家商户在里面开店做生意,而且运营的商品数量可以达到几千万,他们如何在自己的平台上最起码要了解有多少人利用这个平台做生意,他们销售的是怎样的产品,有多少品牌在做同样产品的销售?这个平台自己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 还有一个是现在比较困扰大家的,就是平台销售的产品,特别是对于电商来讲,消费者拿到之后怎么对它的真伪进行鉴定,前几天新闻说有一些电商销售的日用品被消费者鉴定后认定是假冒伪劣产品。 而我们消费者怎么放心地通过这种方式手机一扫下单,钱付过去,然后在家等着货物送过来,我们都有这种诉求。 那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品牌商肯定会想我通过尽可能对产品的描述打动消费者,关于这些产品,可以说是穷尽任何想法,把它的一些相关属性和品名和规格、功能、口味,包括图片还有视频这些内容推送给消费者,还把网友评论和历史销售记录做进去,而消费者通过手机可以查询到的数据就是满满的一屏,包括了主观的数据、客观的数据,理性和感性的数据都混搭在一起,这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平时基于PC应用来说不是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屏幕大,显示内容多,还有链接随时跳转,而手机呢?每一页手机显示是有限量的,并且所有内容下载都走流量的,甚至还要计费的。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讲,我们现在渴望的是在这些信息里面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是去繁为简,在满屏手机里选出我需要的信息。第二是去伪存真,有很多信息可能有的不是很准确,我就要过滤出去。第三是怎么样用移动的方式高效的去获得信息。 我们商品条码就可以为大家完成这样一个工作,商品条码非常简单,一个是给人识别的,一个是给机器识别的,后面我会讲到有很多应用是基于现有的商品条码的。 为什么商品条码可以达成把所有的信息有序地提炼出来呢?因为商品条码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因为商品条码相当于人的身份证,我们对这个人进行描述的话,信息不比我刚刚举的商品的例子少。我们怎么样了解这个人呢?如果拿到这个人的身份证之后如果有权限的话,到公安机关查他的一些户口信息,出生信息,到他的学校或者出生单位,包括曾经通过身份证干的一些事情可以调阅出来,就可以对这个人有一个非常准确的了解。商品也是一样的。 另外,前面也提到了说商品条码的黑白条实际上是为我们手机来进行服务的,这一点我们从传统互联网一直到移动互联网所更新的特征来讲,对我们商品条码是可以大施拳脚的地方。 前面嘉宾讲了很多,讲O2O,什么是O2O?就是把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我们线下这个产品实际存在,我们线上怎么理解它呢?它就是以刚刚说的13位数字可以代表有关这个产品在网络世界中所有的信息。 再之后就是普及率高,既然说这几年移动互联网才开始发展,但是商品条码已经存在25年了,在现有基础上,我们应该站在有一定高度的巨人的肩膀上开展移动应用,现在可以看到全国有20多万家企业已经使用了商品条码,据估计按照品类,按照款式来管理的话,保守估计应该有6000万商品使用商品条码,在全球应该有300多万家企业,具体有多少种产品?那就更多了。 还有一个是标准化,国际国内对商品条码有一个统一规则,这有一个什么好处呢?我们一些出口,电商外销的平台在国外消费者拿到中国出口的产品,他们扫描中国的条码一样可以查询到生产信息,反过来一样的,可以查到原产地生产的信息。今年12月之前有一个法令将申效,就是说凡是大家购买食品类的产品,我们的平台都要把产品信息购买之前详尽告知消费者,包括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属性,让消费者知道,这是欧盟法规已经明确了的,这方面如果有出口产品的话,这个肯定会对大家有所影响。 还有一个是商品条码有一个法规,一旦这个企业合理合法地申请了这个商品条码,这个商品条码就属于企业自用了,在有效期内其他企业不能冒用,不能使用您的条码,如果一经发现是要查处的,传统来讲主要是执法的一些团队、人员到一线去摸排效率比较低,如果跟移动应用相结合,全国有多少人扫描这个条码,每个条码扫描记录如果通过后台进行处理可以反馈给法务部门,等于把打击对于商品条码非法使用掀起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以商品条码有这么多的特点,完全有可能也应该被移动电商行业所应用去进行相关开发。 前面我介绍的是我们在07年到去年这两年所干的事情,就是启发我们的行业,包括启发我们的消费者有意识拿手机去扫这个条码,等于一个前端普及教育的过程,从去年开始,我们意识到我们该进入下一个过程了,那是什么呢?就是关于条码扫描以后通过手机获得的信息是不是可信?这是美国的一个科研机构做的调查,全球范围内来讲做了一个统计,消费者扫描商品条码,有91%的数据是失真的,或者干脆就是缺失的、不正确的。倒过来想我们只有9%的数据对我们来讲是真正有意义的,有使用价值的,前面也有嘉宾说到我们要做大的数据,大数据的建立绝对要建立在真实的数据基础至上,如果说做数据分析这些数据来源就不可靠,不准确的话,实际上对我们基于大数据分析作出的决策是非常有危害的。 我再现身说法一下,因为我们单位有一些年轻员工经常爱网购,上周发生了一个什么事呢?我一个同事非常爱买一些化妆品,那天她收到一个化妆品发现这是一个眉笔,发现怎么在网上看的东西不一样呢,买的时候是进口产品,但是通过条码描述全部是中文,她马上到数据库查,看这个产品履历是什么样的? 如果这种意识可以贯彻到我们移动应用每一个消费者那里,这个价值就是真实存在的。 这些原因是什么呢?我有一个客户就是在PC时代积累了很多的数据,他们现在想做客户端,但是发现一个问题是什么呢?他们以前做系统和数据库的时候没有设计商品条码这一类,我们消费者扫描的时候没有从他们数据库查询出任何信息,怎么办呢?我们就想启示大家,在做平台和系统设计的时候,有关商品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把有关商品数据项加上去,今天不用以后也一定会用到的。 第二还是这家企业,他说我有其他数据可以进行一个匹配吗?我能不能把这个商品条码补充进去做一个匹配?说实话匹配度并不是很高,并不是说他们数据不全,也不是我们数据不多,而是标准化数据标准化程度不够。同样一款产品什么叫红?红的这个色的指数是多少?绿的指数是多少?毫升这个容量是写中文耗量还是ML,ML还有大小写之区别,所以如果没有匹配也不能说这两个东西是一个东西。 还有一个是数据不权威,对外说我数据有上亿条,但是这里面有很多杂质在里面,比如有没有重复的,有没有老旧的,所以数据来源是不权威的,希望得到大家重视。 还有一个是可信数据从哪里来?从编码中心来讲我们提供一个平台,并不是说可信数据唯一就是我们这个平台,我没有这么说,我只能说我们是可信数据来源之一,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这个平台所有的数据来自于生产企业,我们对市场行为有关价格包括评论和一些广告宣传的文字信息,我们是不予收纳的,我们这个平台对产品本身的描述、客观的数据都由企业直接提供给我们,我们非常相信他们,他们也愿意通过平台去做宣传和销售,他们不可能做自己的产品不负责任,所以我们得到了行业广泛认可,我做这个PPT的时候是8月14日13:03截至那一天,从那一天凌晨截至13小时,这个数据库已经新增1.1万多条数据,一上午的时候就有一万多条数据增量,我们统计了一下,日均这个数据库有三万多条增量,还不包括一些企业对它原有数据添加和修改。 这个是使用商品条码的企业中国的全部在这里,我保证数据库里的数据到那天那个时间为止是准确的,是及时更新的,而且中间是没有打架和误差的,所以这个数据库我们愿意拿出来给整个行业使用,这也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这个数据库服务我们的行业和国民经济。 刚刚说了全球有很多进出口产品,我们想得到对方的信任,那么在中国的基础说国家正在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未来是要关联起来的。我们这个条码在移动电商里是怎么应用的?今天因为环节比较多我着重介绍两个,一个是品牌,我相信大家最起码做到合法去申请,我的产品上面赋予一个条形码,这是最基本的认识,有了这一点之后我们会及时把这些信息给我们这个平台,包括卖家,通过他们传递到整个下游,包括我们的消费者。在平台来讲,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有关商品条码的平台,从品牌商拿的一个数据应该填进去,并且反应给消费者,同时在手机客户端里要支持有关条码的扫描,现在在国内的主流电商像京东、亚马逊、当当、1号店等等,包括天猫,都已经支持这种应用了,这种从平台角度来讲问题是不大的。 再往后的话,有关数据的保障和建设,其实我们未来还有很多计划,比如深化我们条码应用进行细化,刚刚提到了目前来讲我们只能对品类和款进行管理,对属性进行反应,未来的话对于刚刚说的鸡,怎么样查到这只鸡饲养和生长的记录,怎么样加工和生产的?对这一只鸡或者对一批次的鸡怎么样进行监管?怎么样把这些信息交给消费者,后面我们还有很多的任务和工作,包括二维码也提到了,为什么很多消费者不愿意扫描二维码?第一他不知道扫描二维码有什么好处?第二有很多木马和非法通道,所以我们要加强二维码的标准化和安全性的建设。 还有一个是在可穿戴设备,比如谷歌眼镜,去年谷歌眼镜一代已经支持戴上眼镜之后可以直接扫描条码,这样人的双手就解放出来了,不用拿手机扫描了。并且信息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离我们的大脑越来越近了,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 回顾刚刚我讲的这些,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定要加强我们商品条码思维,我们经常说要有互联网思维,移动的思维,但是这个角度回过头来看商品条码思维,要想办法解决标识和编码以及信息的问题,还有就是合理的去正确应用,让商品条码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是整个行业正在摸索的。 最终,我希望移动行业还是由在座各位才是主角,作为我们来说我们愿意发挥商品条码的作用,想办法支持您,您在台上扮演主角,我在下面拉幕,打灯光,帮您做好服务的工作,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 合肥服务外包
26.08.2014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