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亳州、阜阳前三季度投资增速居全省前三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平板显示用液晶单体……在刚结束的家博会上,阜阳制造的电子产品,一经亮相便好评如潮。三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更是在展会现场完成签约。
几年前,阜阳还没有这么多高科技产品。通过对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大量投入,效果日益显现。今年以来,阜阳、亳州、宿州三市,在经济压力下行情况下,扩大固定资产投入,前三季度投资增速分居全省前三位。
“一双鞋”,带动一个产业集群
五年前,百丽鞋业在宿州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第一家沿海鞋企成功牵手宿州。从此,宿州与鞋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1年5月,宿州市发布施行《关于加快中国中部(宿州)制鞋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希望集全市智力、精力、财力,建设集鞋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近年来,宿州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出制鞋产业等富有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在亳州,今年10月底,总投资超过13亿元的江淮汽车蒙城基地建成投产。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5万辆汽车、近120亿元年产值的规模。安驰汽车负责人介绍,该基地覆盖汽车制造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达到汽车制造工艺的最新水准。亳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蒙城正是利用自身优势,让汽车制造业异军突起。
“一条路”,打开一片发展天空
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必须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亳州市正在推进涡河航道治理,并结合引江济淮工程的推进,规划内河水运集疏运体系的建设蓝图。
“水运有运量大、低成本优势,对很多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但涡河穿过亳州,却不具备通航能力。”亳州市发改委重点办负责人说,制定蓝图就是要充分发挥亳州水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皖北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提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滞后,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瓶颈。
而随着济南至祁门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商合杭高铁即将动工,亳州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正在逐步被打破。
今年年初,阜阳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一批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城乡客运枢纽等设施建设;同时,还计划投资7亿元,加快推进水运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临泉杨桥船闸工程、颍上复线船闸工程,拆除并重建界首、太和四座碍航桥梁。
“一本账”,推动一份公共投入
如果按照国家规定每千人4张床位标准计算,阜阳市卫生机构床位短缺1.6万张。而在基础教育资源方面,该市缺少7000个教学班。基于这一现状,阜阳市将民生领域确定为扩大投资的优先重点。
“目前,安徽医科大学阜阳附属医院项目正在建设。”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外墙和内部施工,“ 一期主体工程投资超过7亿元,拥有1000张床位,计划于2015年底陆续投入使用,这将成为阜阳市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之一。”
阜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阜阳建成中学35所,开工建设各类医院26个,累计新增病床4500张。据了解,今年1月至9月,阜阳市累计在卫生和基础教育领域完成投资40亿元,占57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近7%。 本报记者杨俊王天昊
0编辑:高勇
资讯标签: 宿州、亳州、阜阳 投资增速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