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审计局“四促”并举提升三公经费支出绩效水平
20.01.2015 12:18
本文来源: 审计厅
“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国家机关财政预决算的逐步公开,“三公”经费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审计局在每年的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把“三公”经费审计列入审计方案,对被审计单位的“三公”经费情况进行审计,提升了三公经费支出绩效水平:
一是促建章。该局在审计时注意采集各个部门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信息,如每个单位公务接待水平是多少、具体数额是如何确定的、每个单位车辆有多少、维修维护费用有多少等,为政府制定“三公”经费支出标准提供依据;
二是促公开。该局充分发挥审计公告制度的作用,充分利用审计报告公开来“倒逼”各部门单位预决算的公开和细化,让“三公”经费的来龙去脉都清晰明了,给群众一个明白;
三是促问效。该局在审计过程中,结合单位的编制情况、组织架构情况及单位的职能,力争在“三公”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与本单位职能的关联性、支出资金效益性上探索一条合适的 “三公”经费绩效评价之路;
四是促追责。该局对不按规定公开“三公”消费、公开虚假“三公”经费、挥霍浪费“三公”经费等行为进行追责,加大惩处力度,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以真正做到不能不敢乱花“三公”经费,从根本上遏制“三公”经费泛滥之风。
本文来源: 审计厅
20.01.2015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