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审计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暨七届一次理事会会议在合肥召开
8月28日,安徽省审计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会议在合肥召开。来自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和部分省直有关部门、省属企业、中央在皖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18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审议通过了省审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安徽省审计学会章程(草案)》、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安徽省审计学会秘书处关于制定学会会费标准的议案,选举产生了省审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省审计厅厅长戴克柱发表了书面讲话。
戴克柱厅长指出,五年来,省审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按照《安徽省审计学会章程》的规定,履职尽责,求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他强调,为进一步提升学会工作水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学会要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对审计工作的促进作用。一要加强理论研究,积极主动服务审计实践。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时效性问题、制度性问题、前瞻性问题、实践性问题的研究。在如何深化全部性政府资金的审计,促进责任政府建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审计全覆盖目标,如何高效利用审计信息化手段,提升审计信息化作用,如何进一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建立领导干部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真正实现理论研究成果与审计工作实践的“无缝对接”,发挥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最大效益。二要规范管理,健全学会运作机制。审计学会是社团组织,必须严格按照社团管理的要求和学会章程的规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学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学会运作机制,科学整合科研资源,注重加强与各级审计机关、各理事单位和有关高校院所的协作配合,形成审计理论研究的合力。要进一步拓展学会的功能,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各理事单位参与学会事务的积极性,使学会真正成为服务会员、面向社会、团结和凝聚广大审计工作者的和谐社团组织。三要搭建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审计学会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理念,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大力培养人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充分发挥学会联系面广、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研讨、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活动,为广大审计工作者搭建研究问题、学习知识、交流经验的平台。特别是注意吸纳青年业务骨干参与理论研究,增添新生力量,提升研究水平,把学会打造成为开展审计科研、集聚审计人才的高地。四要注重实效,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审计科研成果只有充分运用于审计实践才具有生命力。审计学会要适应审计工作转型的要求,在提高审计理论研究成果质量的同时,把审计科研成果转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积极利用报刊、网络等载体,及时报道学会工作动态、课题成果、学术观点、会员心声,搭建便捷高效的交流平台。对优秀的审计科研成果,要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宣传,加大推广力度,使审计科研真正为宏观决策服务、为审计实践服务。
省审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李长柱在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省审计学会六届理事会在省审计厅党组的领导下,在中国审计学会和省社科联、民政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学会、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按照《安徽省审计学会章程》的规定,履职尽责,求实创新,在研究审计理论、转化科研成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审计中心工作等方面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他建议新一届理事会,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审计理论研究质量;坚持活动兴会,进一步增强审计学会凝聚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学会持续发展能力。
省审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共有理事156名,李长柱当选为会长,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克柱被聘为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