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审计优良传统、作风与精神”系列访谈:那些年他们用过的“审计五宝”

16.11.2015  10:56

那些年他们用过的“审计五宝

□曹 伟

现如今在审计机关内部,一问起“审计三宝”是什么?想必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电脑、拉杆箱、双肩包”。这些装备可以说是审计人员常年出差在外、奋战在审计一线的生动写照。

然而,现在要是问一些年轻的审计人员,“你知道早些年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现场经常用到的是什么吗?”大概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回答出来的了。

算盘、尺子、万用表、复写纸、法律法规汇编。”现任经济执法审计局副局级审计员的丁玎,对此还记忆犹新,“如果说现在审计人员离不开‘审计三宝’的话,那么当年的我们还真离不开那五样东西,可以说是我们的‘五宝’了。”他笑着说道。

一线工作对于当年刚参加审计工作的丁玎来说,远没有想像的那样新鲜,现实甚至是枯燥乏味的。那时的审计还基本是手工模式,到被审计单位查账,算盘、尺子、万用表、法律法规工具书等几样东西必不可少。回忆起当年工作的场景,丁玎至今还记着审计现场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单调而清脆的声音,这些就是他们工作的主旋律。

据丁玎介绍,现如今早已被打印机、复印机取代的复写纸,在进行书写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复写纸的使用需要一点技巧,一不留神,就会让油墨印染到手腕和衣袖上,洗也洗不掉,而且在用尺子压着白纸和复写纸、划写万用表时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力度。“由于长期使用,那时候的审计人员的右手食指上面都会磨有一块小茧子。

现在再翻看当时审计人员使用的万用表:准确无误的列项、整齐划一的表格、工整详实的数字,不仅记录了当年审计工作的过程,更是一种审计人员爱岗敬业的生动写照。

其实上面所说的那些东西还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法规,就是依法审计,你没有法怎么审计。” 丁玎说到。

据其介绍,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并没有专门针对审计的法律法规可以参考,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依照的就是当时使用的一些法律甚至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出台的一些制度,以及财政部等部委发布的一些部门规章。“真是非常的沉重。那时候经常出差就是一个大皮箱,里面装了六十多本法律法规汇编。

后来审计署第一份用计算机打出来的审计报告是由丁玎完成的,但是他还是记得在“手工模式”时,每次审计结束之后,每次都要用手书写审计报告。因为一个项目的审计报告,需要报给好几位领导。所以,要手写好多份。为了省劲些,只好用复写纸誊写,誊写份数也不能过多,否则下面的会看不清楚。如果有修改、校正,就要重新誊写,很多时间花费在最简单的手抄工作上。

当年的他们最期待那散发着油墨香的审计报告诞生。艰辛上一阵子,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份说不出的欣慰。想着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的一份努力,防范了国有资金的损失浪费,守住了国家经济大门的安全,那种神圣而又庄严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时,品上一口清茶,那些因审计而产生的疲惫感随之烟消云散。

五宝”中的法规与万用表(李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