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内审工作大格局 推进内审争先进位 ――合肥市深入落实《安徽省内部审计条例》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迅速发展
2011年8月19日,《安徽省内部审计条例》正式出台,标志着我省审计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规范财政财务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法治基础,为内部审计事业构建了长远发展的战略根基。“十二五”期间,合肥市根据《条例》的规定,多措并举、开拓创新,全面加强内部审计(以下简称内审)工作,积极构建内审工作的大格局,充分发挥内审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了审计工作的发展。
——深入学习领会,优化事业环境。《条例》出台以来,合肥市将《条例》的宣传作为“六五”普法的重要任务,多次举办面向全市内审协会成员的讲座,邀请安徽财经大学和省内审协会的专家领导举办《条例》专题培训,不断深化行业对《条例》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认真办好市内部审计协会网站,宣传全市贯彻落实《条例》的典型经验、研究成果,促进工作经验的交流,积极面向社会,通过法制宣传日、市法制广场的重要时点和场合,向市民发放资料、宣讲制度,并在国家审计工作中,充分利用内审工作资料,向被审计单位宣传《条例》,为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抓好主题主线,推进转型升级。根据省内审协会的部署,市内审协会于《条例》实施次年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合肥市内审“防风险、强管理、促发展五年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在全市内审系统,分别以“基础建设年”、“质量提升年”、“重点攻关年”、“环境优化年”、“全面提升年”为主题,以贯彻落实《条例》为主线,实施为期五年的提升行动。目前,已实施了前三个主题年行动,不断增强了各界对内审工作的认识,促进了内审机构和人员的完善与配置,提升了内审工作的质量,推动了内审工作的转型升级。目前,市本级设有内审机构215家(含非独立,下同),配备专兼职内审人员800人左右;县(市)区、开发区设有内审机构149家,配备专兼职内审人员430人左右;审计经费均能按要求保障到位。
——加强指导监督,推动作用发挥。紧扣深入贯彻落实《条例》的要求,合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合肥市市级部门(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对市级部门或单位内部管理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做出规定,市审计局先后指导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及部分市属重点国有企业内审机构开展了下属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市内审协会先后深入合肥公交集团、燃气集团、热电集团、科农行等十多家国有企业开展调研,并部署县(市)区内审协会深入机关、企业、街道了解内审工作情况,对内审工作实行分类指导。据统计,2012-2014年,全市内审单位共完成内审项目4780个,审计资金总额近800亿元,实现增收节支35亿元;提出的建议意见被采纳3500多条。
——开展质量评估,促进规范履职。为深化《条例》关于内审工作质量的要求,合肥市内审协会开展了内审质量评估工作。2014年,市公安局、百大集团、公交集团、中盐红四方、市一院等13家单位对照新出台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实施了评估,评估报告全面反映了单位管理层对内审工作关心支持、公司治理结构、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审计程序规范性、审计人员素质等情况,此次评估反映出《条例》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实施质量评估的内审机构比重提高到了全市内审协会成员单位总数的30%。
——加强培训交流,提升履职水平。为增强贯彻落实《条例》的能力,合肥市内审协会大力加强职业培训,2012年以来,全市参加市级组织的培训1000多人次,参加省里组织的各类培训600多人次。同时,积极推进行业内部的交流,如2013年召开了2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参加的座谈会,交流共享内审工作经验,2014年接待了山东省内审协会、宁波市内审协会等来肥考察,并组织县(市)、区内审协会赴山东省、浙江省学习交流。通过积极开展培训交流,促进全市内审人员开拓了思路,拓宽了视野,不断提高内审业务水平。
——建设内审文化,提振事业热情。合肥市审计局在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之际,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了全市“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内部审计能手”、“内部审计标兵”、“内部审计领军人物”等“四先”评比活动,向“内审标兵”颁发了全市“五一”劳动奖章。今年,还组织开展了全市优秀内部审计项目评选工作,并推荐项目成功入选全国百佳内审案例。评选表彰活动促进了全市内审工作的交流,树立了先进的典型和标杆,凝聚了全市内审队伍的力量,在全市内审系统形成了奋发有为、争先进位的事业文化,提升了内审人员的事业荣誉感和责任使命感,促进该市内审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