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大学生服务美好乡村建设】数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感受乡村文化 关爱留守儿童

22.07.2015  19:17

剪影:他叫文波,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从小跟爷爷生活。

小文波在整个活动中总是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勉强愿意说出名字,问及父母,他只有一句话,“妈妈在绍兴,爸爸今年回来过”。他不愿意跟其他孩子玩,也拒绝跟别人讲话。听当地村民说,文波的性格特别孤僻,没有这个年纪孩子该有的活泼开朗、爱笑爱闹,文波是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名,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当今农村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带着这些疑问,带着满满的爱心与期许,7月16日至19日,数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7人跨越300公里,来到淮北市濉溪县部分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先后走进乡镇基层政府、留守儿童之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活动。

感受农村变化

实践团先后参观了韩村镇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和谐村、马店村,看到村子里楼房一幢接一幢,街道宽敞整洁,同学们感到很惊奇,眼前的景象打破了他们原本脑海中对北方农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想象。通过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参观,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发展与变化,增添了对农村发展的信心。

实施教育帮扶

同学们组成“教育服务团”赴韩村镇和谐村看望当地留守儿童并开展义务支教。该镇共有两千多名留守、贫困儿童,很多儿童因为长期得不到关爱导致性格孤僻。因此,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弱势儿童是此阶段的重点。

前期,实践团深入细致地策划和对接,调查村里“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家庭情况。通过调查,实践团了解到出于生计,许多孩子不得不远离父母,跟随年老的祖父母,甚至独自一人生活。他们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所需,却得不到应有的爱与温暖。学习落后、心理失衡、行为失范、安全堪忧是他们成长中面临问题。大学生希望通过他们的活动,让”留守儿童“群体感受到家庭温暖。

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广泛关注,二三十名留守儿童代表来到村委会留守儿童之家,和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一起开展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和他们充分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有的同学教授孩子们书法、为孩子们表演节目;还有的同学与孩子们一起猜谜语、做游戏。最后,同学们将精心准备的礼物送出并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孩子们被这些充满热情的哥哥姐姐们感染着、欢笑着。

接受红色教育

正值“八一”建军节前夕,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韩村镇小李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几间简陋的茅草屋在不起眼的村间小路上。遗址现在由当时房东的儿子李老负责看管。李老带着同学们参观,很是高兴。他表示,几十年如一日看管遗址,最开心的就是给参观者们讲解当时的那段历史。同学们走过一间间茅草屋,用心感受着39个昼夜里解放军将领们在艰苦环境中奋斗的场景,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大学生服务美好乡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提升,也是大学生服务乡村最直接的平台。韩村之行,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了解了现在乡村的整体面貌和现实需求,感受了隐藏在乡村深处的历史文化,同时坚定了毕业后投身农村、服务基层的决心。

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了这短暂而又难忘的时光。愿祖国乡村更加美好繁荣!(作者:赵妮  王佳佳  胡志龙  审核:陈剑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