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30.07.2014  11:33

        上图: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一名工人在切割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主结构(5月1日摄)。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5%,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4%。 新华社发(俞方平 摄)

        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  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2014年中经济形势系列评论之三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今年时间已经过半,下半年的任务还很繁重。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中流击水,不进则退。当前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增长内生动力还不足,房地产、地方债、过剩产能等领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隐患。如今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也与世界经济复苏曲折密切相关。今年年初国际机构预测普遍乐观,但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弱于预期。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则整体低迷。总的来看,国内外环境相当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必须充分估量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前提在于要准确把握住中国经济的有利条件和综合优势,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勇气。尽管前行中存在不少困难,但中国经济依然有着巨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巨大回旋余地。巨大韧性表现在我们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在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放缓的困难形势下,宏观政策有的放矢,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巨大潜力主要蕴藏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等诸多领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只有53.7%,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只有46%左右,与发达国家甚至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差距就是潜力。巨大回旋余地主要体现在我国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缩小区域、城乡间差距,让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起来,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所在。要看到,经过30年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具备了明显的综合性优势。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基础、更加完善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的科技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日益成熟的市场体系,特别是被外商看好的产品配套服务能力等,这些都将长期发挥作用,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关键是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

        深化改革,是做好定向调控的“开路先锋”。要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的“先手棋”,增大“含金量”,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尽快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放宽制造业准入限制,同时做好放管结合,加强市场监管,打造公平公开公正的营商环境,真正让改革红利来到市场中、走进企业里、送到百姓手上。

        结构调整,是实施定向调控的“主攻方向”。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在当前经济工作中,要坚持结构调整取向,发挥好财政金融资源效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注重发挥投资消费出口的协同拉动作用,把握好政策平衡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民间投资潜力,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不断释放消费潜力。努力稳定对外贸易,有力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区域增长极,完善创新驱动政策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激发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

        改善民生,是落实定向调控的“根本之策”。改善民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能增加百姓福祉,也为发展释放潜力。当前要增加民生社保等有效供给,继续搞好棚户区改造和增加中西部铁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薄弱环节的公共产品供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医药卫生事业,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根本上是要依靠全国上下共同落实好各项政策举措。今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措施,要以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政风,使各项举措落地生根,让政策效果不断显现。要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必须坚持和发扬下去。中国之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国家政策不可能包罗万象。各地在具体实践中,在大的政策原则前提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创新工作,要瞄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任务不放松,以更大的努力,争取更优的成绩。

        “为政不难于始,而难于克终”。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敢于担当、不负使命,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编: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