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兴区 黄山屯溪描绘发展新篇章
校园“小球星”练习控球。余勇/摄
回望“十二五”,黄山市屯溪区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打造该市“首善之区”的目标锐意进取,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社会和谐稳定。
产业篇: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屯溪区围绕“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目标,做大经济总量、提升质量效益。
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导向,坚持“做精一产”。日前,省农委公布第八批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乡、镇)名单,屯溪区徐村榜上有名,这是该区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徐村蔬菜种植总面积600 多亩,年产量3000 余吨,逐步成为市区重要的“菜篮子”。
近年来,屯溪积极打造集生产、观光与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引进朱村“五彩水稻”、湖羊养殖、鬲山仙果草莓园等现代农业项目。建成农业园区基地16 处,面积达8300 多亩。“南方蓝莓种苗繁育、有机种植示范”以及“草莓繁育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鬲山市民开心菜园项目建成运营,成功获批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占川国家级蔬菜标准示范园创建通过验收。“龙山园”、“屯绿”等4 户农业产业化企业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众力食品获“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做强二产”。“公司高层都在外面跑市场,对今年的发展有信心。”黄山泰客轨道公司董事长杨新民介绍。随着近两年中国高铁事业的迅猛发展,黄山泰客轨道生产的铁路接线盒、电缆密封、高强度模块分线盒被广泛应用在高铁建设中,企业生产销售形势火热。
屯溪区大力培育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鼓励引导企业改造现有产业,加快产品更新,延展产业链条。“十二五”期间,东晶光电一期、申格电子、金菱数码建成投产,兴乐电缆等项目加快建设。黄山泵业、一品有机茶、金箭照明等企业完成技改扩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黄山泵业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立项,纳入省高新技术产业骨干企业并获省“两化”融合企业称号,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0 家工业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以壮大现代服务业为引领,坚持“做优三产”。总投资12 亿元的黄山河马文化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这个平台的建成,将为中小型动漫企业提供资源和渠道,为下一步的产业聚集提供了可能。”屯溪区服务业发展局局长徐剑峰介绍,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全省唯一服务业产业园。
建成新黄山步行街商业城、综合商业街区,以黎阳商街为核心的旅游商贸综合体。巩固提升屯溪老街特色街打造工程,三条横街业态打造全面完成,“数字老街”服务管理平台投入运营。屯溪老街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建设篇:城乡统筹推进
“十二五”以来,屯溪区紧扣建成“现代、高端、品质、活力”的江南新城目标,抓城市建设。先后投资4.7亿元,完成城市路网建设,总长16 公里,城市空间迅速拉开。稽灵山公园、蓝山公园、南滨江公园、屯溪人民广场陆续建成对外开放,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屯溪区抓住黄山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契机,高标准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强化“两薄”及节假日管理,完成小区环境整治、集贸市场整治、市政设施整治等。高度重视市民素质提升,抓好诚信建设制度化、志愿服务制度化等,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进万家”“身边人身边事”等宣传活动。
投资2.2 亿元,全面完成13 条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景区景点周边的品质提升,打造了珮琅河沿线景观、高枧农民饮食创业园等一批整治亮点,建设绿色质量提升点56个。
“十二五”期间,屯溪区把美好乡村建设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总抓手,梯次推进凤霞、三充、朱村等8 个省级中心村的美好乡村建设,完成投资1.14 亿元。目前,首批凤霞村和三充村2 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建成,并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在皖南片区排位第三,并荣获“安徽省2013 年度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区县”。2014 年度3 个省级中心村东关村、云村和朱村基本建成并符合美好乡村建设要求。2015 年度新江村和留村2 个省级中心村完成建设规划修编和工程施工图设计,先行环境整治全面启动。
民生篇:持续得到改善
“作为黄山市主城区,屯溪这些年新增人口多,随父母来屯溪务工、经商而需要求学的孩子也多。但屯溪区的幼儿园及小学条件不足,孩子上学难问题突出。”屯溪区政府负责人称,过去5 年,该区几乎补足了十几年来的基础教育不足,2013 年建成的屯溪区示范幼儿园是黄山市区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能容纳720 名幼儿入园就读;东城实验小学建成,城市东区少儿可以享受更好教育;城西龙山实验小学建成,改善了黎阳片区孩子的学习环境;另外,现代实验小学、江南实验小学先后改扩建,屯溪教育发展焕然一新。
从城区教育到医疗养老保障,从棚户区改造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去5 年,屯溪区扎实打好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
投入220 万元建成的信息化平台,覆盖了所有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城乡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完成了25 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小病不出村,成为了农民的日常选择。
五年来,屯溪区相继实施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戴震纪念馆的升级改造。“出彩屯溪人”大型才艺展示、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成为屯溪文化品牌。屯溪老街、阳湖记忆、黎阳老街等一批古建筑进行新型业态打造,使古建筑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大民生”格局初步构建,五年累计投入13.32 亿元,全面完成50 项省、市民生工程,惠及人口18.6 万人,群众受益率达98%。
建设黄山“首善之区”
“十三五”开局在即,屯溪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切实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在共筑更美更富屯溪梦征程上,做出更好成绩,把屯溪建成国际一流的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和休闲养生地。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