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能超:年轻的地铁“老司机”
这位92年的帅气小伙子,是1号线的第一批“老司机”,2015年入职以来,已安全驾驶十万公里。谈起自己的工作,宋能超充满激情地聊起了当一名地铁司机的感受。
点击视频 观看《燃青年》→
2016年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标志着合肥正式进入“地铁时代”。1号线连接新站与滨湖,是合肥目前规划的8条轨道中的重要线路。从此,合肥的工种中也多了“地铁司机”这个岗位,这是一群工作起来“看不见太阳”的人,他们解决了城市大部分人的通行,同时也肩负着数以万计的群众的安全。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位1号线的地铁司机——宋能超。
地铁司机宋能超
这位92年的帅气小伙子,是1号线的第一批“老司机”,2015年入职以来,已安全驾驶十万公里。谈起自己的工作,宋能超充满激情地聊起了当一名地铁司机的感受。
宋能超与同事在工作准备中
地铁司机的工作时间是“四班三运转”,“四班”是指早班、中班、晚班和休息,“三运转”指的早、中、晚三个班次的运转。早班的司机在凌晨三点四十就要起床(早班和晚班当班的司机要在发车的车辆段宿舍休息),然后进行血压测量和酒精测试,并对车辆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保列车安全上线运营。四点五十分,驾驶车辆从车辆段驶出,进行巡道作业,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第一列车正常运营。
宋能超在驾驶室驾驶列车
整条线路单边跑下来大概四十多分钟,只有到达终点站时,才能休息十多分钟,喝口水、上个卫生间,把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调整好,开始下一趟行车。早班大概上午十点半结束,中班是上午8:30到下午15:30,晚班是下午15:30到晚上24:00。
宋能超指导同事驾驶列车
大多乘客乘坐地铁的时候都对那个子弹头形状的地铁驾驶舱很好奇。宋能超今天给就我们揭开这个迷雾,看!驾驶舱里有一个操作台,上面有各种按钮和仪表盘。正常情况下,司机都是自动驾驶。在非高峰时期,比如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客流量比较少,司机会进行手动驾驶练习,因为毕竟驾驶是他们的基本技能,如果长时间不去操作就会生疏。
列车驾驶操作室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神秘的工作,也挺枯燥的。“主要是热爱吧!”宋超能还是一如既往地兴奋说道,“努力把热爱变成兴趣!”就是靠着这份热爱,他以安徽省赛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代表安徽参加了第十届全国交通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全国总决赛团体第四名、个人第十四名的好成绩,还荣获了“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类提名奖、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合肥市“最美交通人”等荣誉称号。
宋能超获得的奖励
长期工作在地铁运营第一线,宋能超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随着自身技能的不断提升,他开始致力于在实际工作中言传身教,将掌握的技术和行车经验传授给身边更多的同事,由他负责打造的合肥轨道集团首个市级蓝领工作室——“宋能超蓝领创新工作室”,以“传承工匠精神,培养技能人才”为工作导向,实现技术与技能上不断创新与突破,为合肥轨道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高本领的轨道司机人才,有效保障了万千乘客平安出行,可谓是当代的“青年新工匠”。
宋能超做志愿者
生活中的宋能超也是一位热心的好青年,作为一名社区“老志愿者”,疫情期间他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投身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第一线,参与喷洒消毒液、检测体温、查看出入证、登记造册、劝阻巡查、物资配送等各项抗疫工作,并自费为社区的“五保老人”送上生活用品。
宋能超的爱人在工作中
这位年轻的“老司机”还是一位“超级奶爸”,工作之余最喜欢带孩子。他的妻子也是合肥轨道的一位站务人员,他羞涩地说道:“经常驾驶列车的时候从车窗看到妻子的身影,心里还是很温暖的。”
宋能超与家人
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合肥轨道的“老司机”,宋超能始终秉记“手柄轻四两,责任重千斤”这句话,与合肥轨道一起成长,见证着合肥这座城市越来越好,他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将每一名乘客安全准点地运送到目的地,看到他们的身影,从车上下来,离开站台、回家,是我最开心,也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宋能超
[ 编辑:黄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