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骨科医生回望汶川:希望时间可以抚平他们心灵创伤

12.05.2018  11:24

    编者按: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前行;纪念逝者,是为了让我们的内心更为强大。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突发8.0级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安徽多支救援队紧急赶赴灾区,争风夺秒进行救援……如今,10年过去了,对于当年参与过抗震救灾的那些人来说,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当初的汶川经历仍记忆犹新。今天,我们推出系列回顾稿件,听亲历者讲述那些不能忘却的瞬间。

      合肥在线讯(记者 李磊)当年灾难发生后,安徽省组建了4支由脑外科、普外科、骨科、麻醉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队乘飞机奔赴地震灾区参加救援。5月10日,合肥在线记者找到其中的一位亲历者,听他讲述当年的情景。

 

张文志正在为灾区群众进行应急治疗(安徽省立医院供图)

   从父亲的病床边离开奔赴汶川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七点八级强烈地震后,安徽省卫生厅立即行动起来,连夜组建医疗队准备赴灾区救援,随后省内各大医院组织医生报名。当时身为安徽省立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的张文志主动报名赴一线救援。2008年5月15日,医疗队共101人乘飞机奔赴灾区。

  张文志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笑着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当时都知道灾区很危险,但总要有人敢于面对。”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当张文志坐上飞机的那一刻,他的父亲因肿瘤晚期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从父亲的病床边离开就奔赴汶川的张文志没有多想,到了灾区立即与其他队员们组成小分队,开赴当时灾情同样严重的青川县展开救援。青川县的大部分是山区,在经历大地震后,山体开裂,巨石随时可能滚落,堰塞湖险情不断。清创、缝合包扎、石膏固定……张文志和队员们顾不上危险,专心救治伤员。

  张文志回忆起当时的一幕,至今还直冒冷汗。“当时安徽救援队的一辆救援车刚从一处巨石下驶过,就听见后面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巨石从山上滚落下来,如果车开慢一点,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后果。”

  作为赶赴灾区的救援队伍,安徽省的医疗队员可谓付出了与生命相当的代价。当时归来的安徽首批医疗队第一大队的9名队员,在接受媒体采访讲述14天的救援经历时,说到动情处,不少队员忍不住泪流满面。

   “大自然中人是渺小的,同时又是伟大的”

  回想当初,最让张文志感动的是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在全力救援所迸发出的强大的凝聚力。“我们小分队在开赴受灾核心区域的路上,一边随处可见往外面跑的当地灾民,而另一边参与医疗队、武警战士、民间救援队克服各种困难和危险,想方设法往里冲开展救援。”张文志说,这样巨大的“反差”,让他深受感动,“大自然中人是渺小的,同时又是伟大的。”

  由于当时伤员太多,四川省内的医院已无法满足众多伤员的救治,安徽省立医院收治了36名震区伤员,并为他们准备了爱心病区。为全力救治伤员,该院成立灾区伤员救治领导小组,并组建由骨科、胸外科、脑外科、老年医学科、医务处、护理部、营养科、药剂科、康复理疗科技术骨干共同组成的综合医疗组。

  为了救治好每一位伤员,该院当时共组织副主任以上院内外会诊181人次,院内多科大会诊4次,院内外大会诊3次,有针对性的专科查房101人次。2018年8月23日,伴随着列车的缓缓开动,省立医院送别了最后一批两名四川伤员,至此,省立医院收治的36名震区伤员全部出院返川。

   十年了,希望他们已经走出了阴影

  十年来,张文志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是应急救援能力的增强。“当时从合肥乘飞机到达成都双流机场,有人对接我们,但不知道给我们安排什么任务,也不知道往哪派,然后我们就坐上大巴往震区赶,一边在高速上走,一边与当地的应急办联系,最后才有人提出去青川县。”

  张志文说,感觉当时救援时无序的,“后来也出现了几次较大的自然灾难,应急救援安排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明显我们救援能力增强了。”

  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是深重的,它不仅摧毁了灾区人民的美好家园,也严重地侵害了许许多多原本健康心灵。张志文说,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希望当年受灾的群众能从家园被毁、亲人离去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昔日的废墟真正走向新生。

教育系统11人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4月28日,安徽省“五一”庆祝大会召开,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