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集聚创新要素 激发创新活力

17.07.2014  18:42

安徽台 姜相民 胡君 张锡强 张毅文

【导语】转型发展,创新最关键,创新过程中,企业是根本。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安徽省委省政府通过大力营造创新环境,加速人才、政策、资金和项目等要素向企业集聚,全力打造安徽经济的升级版。

【正文】【出镜】我身旁的这台设备是合肥知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全自动激光热波无损检测仪,他能对宝石、光学薄膜等光电子材料的微小缺陷进行检测,它的出现使这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正文】吴周令是合肥知常光电科技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也是国家“千人计划”的特聘专家,2012年,吴周令带着自己的团队和激光检测领域的80多项专利在国内寻求产业化基地,正赶上安徽建设合芜蚌人才特区,

【同期声字幕】合肥知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吴周令

首先是从安徽省到合肥市的领导的高度的重视。对创新工作特别的支持。政策非常开放和透明。让我们在高新区,又是合芜蚌三基地,合芜蚌创新基地。高新区领导也非常支持、政策也非常优惠。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除了这些领导支持和政府方面的支持以外。还主要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创新的企业,对人才的依赖非常大,那么人才不仅要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安徽省市合肥,创新高地大户名城。特别是大户名城这一点从人文上讲能够使我们科研人员不仅能够引得来还能够留得住。我觉得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首先是两年多以来,从我们董事会交流他们是非常的满意的。我们企业这个发展的进度。我们所起的成绩,应该说是超越了我们的预期。

【正文】资金、项目和各项政策的支持,让企业在安徽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数据显示,目前,安徽省“75%”以上的研发活动、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及研发成果来自企业。2013年,全省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达2489家(占全省的87.7%)、由企业建立的研发机构2959个(占84.9%)、投入的研发人员超过了13.9万人(占77%)、研发经费超过了280亿元(占79.6%),安徽企业参与和完成的国家或行业标准1254项(占94.4%)。

【出镜】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同时,从合芜蚌到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再到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一个个创新平台将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的连在了一起,使资源更加集聚、让创新形成合力,为产业延伸链条。

【正文】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三个国家级创新高地相比,安徽的合芜蚌国家级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涉及的是三个市广阔的区域,资源集聚优势更加明显。在合芜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已建成了十几个创新服务平台。其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已集聚2200多台套,1000多家企业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共享。处在创业初期的博微田村电器公司就是运用安徽省长江计量所的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解决了产品检测急需的关键设备,节省了上百万元的投入。

【同期声】博微田村电器有限公司 孟反开

这样既能给我们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然后又能给我们节省投资成本。

【正文】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2008到2013年,安徽省财政还下拨合芜蚌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专项资金35亿元,撬动了大量社会资金的投入。2013年,合芜蚌试验区共投入研发经费218.4亿元,增长26.9%,占全省研发经费总量的近三分之二。同时,安徽省还实施了400多个重大技术专项,组建了79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解决了一批主导产业在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

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将之前所有的创新政策进行打包整合,形成政策组合拳。同时配套制定了6个实施细则,将合芜蚌试验区政策拓展到全省。

【同期声字幕】安徽省科技厅厅长 徐根应

以此要实现我们到2020年创新型省份的目标,也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的新产品增加值够实现翻番,安徽的科技贡献率达到百分之六十,真正实现发展的创新型。

【同期声字幕】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研究中心 主任 柳卸林 可以看到安徽省非常强调的是一种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创新这样一种模式,企业愿意做,政府给予支持,地方愿意做,省里面给支持,这样一种政策在国内也是比较领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