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美好安徽闯新路】 安庆:美丽乡村拥抱“美丽经济”
中安在线讯 立秋过后,漫步安庆山区,美丽乡村精致如画,大街小巷清洁如洗,花草环绕着庭院,绿化景观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环卫保洁一应俱全……黄梅故里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示着美丽乡村的最新成果,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也让美丽乡村拥抱“美丽经济”,让人切身感受到田园村居的温馨和惬意。
生态农业鼓起村民腰包
“政策是美丽乡村建设最好的推动力!”谈及村貌变化,怀宁县凉亭乡副乡长余金才感触颇深,“我们村原来基础设施差,农民收入低,但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先后硬化了道路,绿化了村居,完善了基础设施,村里大力发展无花果、杨梅、核桃等富农产业,让村庄真正美丽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并不是涂脂抹粉,要持续发展、把人留住,靠的是生态农业支撑。
生态农业是村庄发展的领航者,没有经济做后盾的美丽乡村注定不会长久。在建设中,怀宁县尤为注重发展生态产业、壮大村镇经济,承载“美丽乡村”持续远航。
据余金才介绍,凉亭乡金花新村引进了茂祥、聚丰园两家生态农业公司,流转土地450亩,大力发展无花果、杨梅、核桃等富农产业,并作为村级产业扶贫基地。仅杨梅、蓝莓基地达150亩,可提供370个就业岗位,为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创造了条件,为中心村提供了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凉亭乡金花新村的无花果种植基地
走进怀宁县凉亭乡金花新村的无花果种植基地,一股淡淡的奶香味扑面而来,40多亩连片种植的无花果树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特别青翠。高高矮矮的无花果果树上,星星点点分布着绿色或红色的无花果果实,看上去很是可爱。
“无花果好养又收益高,当年种下就可结果实。”60岁的果农朱训根表示,预计每亩无花果每年可带来收益3000元左右。
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怀宁县依托平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独秀现代农业园两大平台,大力发展蓝莓、瓜蒌、中药材、肉牛、肉羊等特色产业,推进省、市、县三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而在潜山县,“美丽乡村+农业”的模式让全县建成农特产业基地42.6万亩,发展省级龙头企业9家、家庭农场7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55个。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安庆把美丽乡村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培育发展新动能。立足美丽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大力特色农业,优先在具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村,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有效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整合资源做活旅游文章
迤逦的田园风光与洁净的村庄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点。依托这个基点,让美丽乡村接轨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护航美丽乡村持续美丽。
潜山县天柱山镇茶庄村地处天柱山国家5A景区腹地。2005年,由原建华、黑虎、茶庄三村合并而成,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该村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风光秀美,民风淳朴,且天柱山旅游专线穿村而过,天柱山游客服务中心坐落在该村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因而该村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拥有良好的基础。
“当年,该村庄没有一条平坦的出村路,更不用提便利车辆通行。”茶庄村村书记宋曰凯说,就是这样一个仿佛跟时代脱节的村庄,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发展方向,实现了美丽脱变。如今,来到这个村落,硬化路纵横交错构起了户户通网络,多处十足的山草房有的成了民俗屋、有的成了“农家乐”,而河道上、河堤旁则建起了一座座木板楼、游客中心和生态景点。
村民涂维礼在2007年以一万元入股天柱山大峡谷项目,随着游客的增加,大峡谷旅游生意越来越火爆,每年涂维礼都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的分红,如今已经累计收益16500元。“我本人就在天柱山大峡谷景区上班,每月有固定4000元的收入。”涂维礼十分看好乡村旅游的发展,他决定再入股新的景点项目。
茶庄村休闲别雅的民宿
乡村文化消费热,带动了当地农家民宿的生意。在茶庄村,围绕着仙桃湖美丽的水面,建起了休闲别雅的“阅山居”,“这里有8间民宿,平均价格在388元一晚。”民宿“阅山居”的工作人员王成生说,他是本地的村民,和他一样有8名工作人员选择就近就业,每年4、5月份是旅游旺季,期间该民宿基本住满,供不应求。
在推进乡村旅游的同时,潜山县还把扶贫工作一起抓。一是引导贫困村以集体资金、土地入股旅游公司,从而发展村集体经济。水吼镇马潭村引进安庆金鹰商贸对自然村落进行民俗文化项目开发,2016年村集体增收11万元,顺利实现贫困村出列。二是引导龙头企业从贫困户手中流转山场、旱地、水田建设农特基地,企业返聘贫困群众参与劳务增加收入。源潭查冲生态园等旅游经济体流转土地7万余亩,返聘贫困人口就业0.6万人,贫困人口年均增收超2000元。三是引导农户组建旅游合作社,集中优势资源和资产,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记者王佳)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王佳 编辑:吴玉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