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岛”上,横贯东西的“量子大道”诞生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中国声谷”里,鼠标会“说话”,钢琴能“识谱”,入园的430家企业在2018年实现产值650亿元……
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到打造“芯屏器合”四个先进制造业板块,安徽依靠创新抓住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的机遇,一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由“传统农业大省”变为“新兴工业大省”,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一路向前飞驰的安徽成为中国巨变的生动样本。
从跟跑到领跑
在群星闪耀的长三角地区,与江浙沪同饮一江水、承东启西的安徽,很长一段时期里都是“尴尬的存在”,“一直在跟跑,不紧不慢,不温不火”。“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我们都在后面。坐不住,真的坐不住了!”2018年9月,安徽宣城调研组赴苏浙考察时,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想要实现追赶,变革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如今,安徽不少市县都已向前一步,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变革的新路径。
在小岗村,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率先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在“三变”(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改革中,2017年,小岗村进行了改革开放40年来首次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分红,实现了从村民“户户包田到地”向“人人持股分红”的转变。
目前,在拥有广袤农村地区的安徽,全省承包耕地流转率达到47%,已有11731个村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占总村数的73%,参与“三变”改革的村占48.1%,平均每户农民增收1000多元。
安徽各地也为留住好山好水敢为人先。芜湖的十里江湾在整治后两岸草木葱茏。以“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为内容的林长制改革进一步探索推广,5万余名林长正守护着脚下的一山一坡、一园一林。
2012年跨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以来,新安江水质常年优于地表水Ⅱ类、接近I类,千岛湖水质稳定保持I类,水清岸绿正成为该水域新形象。以此为经验形成的机制正被推广至全省水环境、空气、森林、湿地等生态空间,拓展到滁河、洪泽湖等跨省流域。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经济继续呈现出“加速跑、趋向优”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增幅居全国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居第6位,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居第3位和第4位。
创新加速转型升级
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用“闯出五条发展新路子”概括安徽向前奔跑的秘诀。其中,创新成为加速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安徽合肥高新区“量子大道”最能为安徽的科技创新代言。前者创建的“人造太阳”装置,去年首次实现了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后者诞生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已有百年历史的量子理论的真实性。
“原始创新需要条件,而对于原始创新的成果,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其转化为高新技术成果,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感慨,“科研工作做了半截子是很遗憾的。”
2012年开始运作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正用协同创新回应匡光力的思考。通过集聚人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与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该研究院渐成推进产业创新的转化平台。
截至2018年年底,该院累计引进各类人才602人,拥有各类专利161项,发明专利48项;建成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应用工程技术中心11家,建设联合实验室52家;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28项,合同金额2.02亿元,累计孵化企业233家。
从突出“钱变纸”的原始创新,把握科技竞争主动权,到将其与“纸变钱”的产业创新相结合“两翼齐飞”,“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的发展思路让安徽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更多的专业人才看到了这里的实力与活力,在此扎根,为当地的产业集聚形成人才动力。
20年前,中科大的6名在校大学生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后来他们创立的科大讯飞成为“中国声谷”的代表性企业。10年前,哈佛博士后王俊峰在“科学岛”看到强磁场科学中心的规划蓝图后就决定留下。该中心后来搭建起了生命科学领域完整的研究链条,并形成了癌症研究和磁生物学相关研究两条研究线路。
量子产业集群也在安徽兴起。自从2009年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高新区成立后,多家主营量子技术的企业相继落户合肥。目前,该高新区直接从事量子领域的科研人员数量达600人。
可以说,在“两翼齐飞”的思路统筹下,安徽初步形成了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开发再到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的创新链条。在“芯屏器合”(即芯片产业、平板显示产业、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的产业板块布局中,已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五大新兴产业。目前,安徽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达5400多家。
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得益于区域创新活力被激发,安徽的4个产业集群入选了国家第一批66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今年9月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更是让安徽成为世界焦点,以“绿色制造,高端制造”为特点的“安徽制造”正在被世界看见,先进制造逐渐挺起了安徽工业的“脊梁”。
截至目前,已有87家境外世界500强公司在安徽投资设立了163家企业,2600多家外资企业累计在安徽投资930亿美元。今年前7个月,安徽实际使用外资111.1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引资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8.7亿美元,增长11.4%,拉动全省引资增长5.6个百分点。
“过去,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但这两者同时也是今后发展的着力点。”李锦斌所说的“高端”与“智能”正是当下中国不少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关键。毫无疑问,在高质量发展的长跑中,始终寻求创新突破的安徽以一个省域的前进之姿,为中国巨变提供了一份生动样本。
实际上,作为崛起中的中部省份,安徽的优势在于科技资源较为丰富,工业体系相对齐全,但和其他省市一样,“如何用好优势且不形成路径依赖”也成为其发展的烦恼之一。对不少在合肥创业的人来说,政府的眼光与支持是发挥当地固有优势的最大助力。
从中国第一台VCD、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到全球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这份创业的艰辛伴随安徽从“中国家电之都”走向“中国IC之都”,见证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进入新时期,安徽将目光投向“国字号”创新基地的布设,同时,每年实施1000个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大力推进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
为突破“卡脖子”环节,安徽围绕动态存储芯片、智能语音、超薄玻璃工业机器人伺服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科技创新“攻尖”计划,第一批36个项目累计已完成投资50亿元,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其中就涌现出全球最高液晶显示世代线与全球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等产品。
如今,安徽创新馆里“创新点亮安徽”的灯柱照耀着馆里陈列的千余件安徽创新成果,百余年前中国最早开放的口岸之一芜湖正成为今天安徽的“外滩”,过去的“豆腐故里”蚌埠已变为能源之都,省会合肥成为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并列的三大综合性国家科技中心之一。
行进在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安徽各市在蝶变中迎来了新的身份,也将在新的时代起点上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安徽 量子 合肥 制造业 全球 [ 编辑:钟旺高 ]
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精彩图片
国内 国际 财经 文娱 体育 社会
RTV播报 | 更多 ·“不忘初心 礼赞中国”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6月22日下午,徽商银行合肥分行在长丰水湖镇举办了“不忘初心·礼赞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详情]
·海豚视界“美丽安徽我的家”摄影月赛
拿起你的相机、手机按下快门,用摄影作品展示安徽自然与人文之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现状、家乡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 [详情]
·为梦想加油—“石油文化探源之旅” 启动
9月3号起,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公司携手安徽广播电视台开启“为梦想加油”石油文化探源活动,邀请听众和客户代表通过实地走访查看,现场体验… [详情]
·《繁花绽放,芳华颍上》第六届管子诗会
《繁花绽放,芳华颍上》颍上县第六届管子诗会暨第二届“最美颍上人”颁奖典礼于5月30日19点在颍上县县委党校会议礼堂举行… [更多]
·《天下徽商》首映礼圆满结束
《天下徽商》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徽商、徽州和徽州文化的大型人文纪录片… 【更多】
江淮传真 | 更多
合肥 芜湖 阜阳 安庆 六安 宣城 亳州 黄山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淮北 宿州 池州 铜陵 滁州
精彩视频
本网独家
新闻专题 | 2013 2012 2011
安徽广播网"听见"大型采访专题 第一书记在乡村 月圆中秋 人圆月下 2014中秋 云南鲁甸6.5级地震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23个税收宣传月 落实“三严三实” 安徽广播网2014新春走基层专题
安徽新闻 | 更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