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肾移植已不再仅仅靠亲人

16.08.2016  23:09

  一边是家属在告别亲人时的痛苦和不舍,一边是器官受捐者走下病床时,脸上重泛明亮的光泽,心中燃起希望。正是器官捐献协调员,连接起了生命的两端。

  2013年起,我省全面推开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实现器官捐献18例。近年来,我省器官移植工作取得进展,亲人间肾移植已由几年前的七八成降至四成左右。

   起步想捐献器官却找不到人接收

  “记得刚开始展开工作的时候,由于宣传还没到位,有家属想要捐献却不知道该往哪捐。”2014年,经严格的培训考核,安医大一附院朱乃庚成为我省首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中的一员。

  “我记得很清楚,重庆女孩夏雪在芜湖遇车祸,无力回天。家人准备捐献器官,当时联系了,却被告知无法实现器官捐献。”朱乃庚说,女孩家人又联系上了重庆红会,辗转把信息上报了国家红十字总会,最后又转到安徽省红十字会,他们这才得知了捐献信息。

  “最后女孩成功捐献器官,救了几个家庭。”朱乃庚介绍,安徽省自2013年开展公民自愿捐献器官至今,成功完成18例,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排名仍较为落后。

  而在这18例捐献数据背后,是庞大的等待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目前,在我省登记准备移植的患者就有200人以上,全省统计在册的透析患者近两万人,他们最终都要做移植手术。再加上需要进行其他移植手术的患者,全省至少有2万多人正在等待器官移植。”安医大一附院泌尿外科专家廖贵益说。

   沟通多数时候得到的是委婉的拒绝

  “沟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那种整个家庭沉浸在悲伤、绝望、无助的情况下。”安医大一附院泌尿外科护士长金宗玉也是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她说,很多时候,他们得到的是亲属不理解的眼神和委婉的拒绝。

  “前段时间,接到外地医院的消息,该院有一位五保老人是潜在捐献者,我们当时就赶往医院,同去的还有省级医院的评估专家。会诊的意见是患者已经没有救治希望了。该五保老人的哥哥在听了会诊意见后,协调员也对器官捐献进行了宣讲,可是他的哥哥始终不同意捐献。”金宗玉介绍。

  金宗玉说,在与潜在捐献者谈捐献时,协调员心理斗争也是非常激烈,常常会被家属反问:我们家人都成这样了,你怎么来给我们谈这个事情?可是,金宗玉和她的同事们必须要打起精神告诉家属,亲人生命已逝,但还有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那就是器官捐献,而且还得争分夺秒。“我觉得有责任告诉家属器官捐献的事情,家属也有必要了解这个情况,让他(她)的器官在别人的生命上延续下去。

   增长婴幼儿的器官捐献更容易推进

  可喜的是,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我省的器官捐献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前几年做的肾移植手术,七八成都是亲属间肾移植,大多是父母捐给子女;今年以来,亲人间肾移植比例已经下降至四成左右。”廖贵益介绍。

  据介绍,一具健康的遗体,如果得到充分利用,平均能够用于108位患者的治疗,并且能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患者需要进行器官捐献,但移植手术量仅有1万余例,捐献量仍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样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在适合捐献的人群中,协调员主动沟通家属的成功率,大概只有10%。”朱乃庚介绍,“如果能达到50%,就差不多够用了,这还需要很多艰苦的工作。

  “其实,与成人器官捐献相比,婴幼儿的器官捐献更容易推进。”廖贵益表示,婴幼儿的家庭关系简单,家庭成员一般只有父母,不存在配偶及子女,从这一点上讲,他们的器官捐献只要父母同意即可,不存在众多难以协调的因素。同时,他们的父母往往年纪较轻,思想意识更为先进,更容易接受器官捐献的理念。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付艳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