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精品剧目探索演出常态化 争夺流失观众
据市场星报7月25日讯 7台“徽”派新创精品大戏,28场次精彩演出,2千人次演职员,历时60余天在合肥、北京两地联动集中演出,随后兵不卸甲、马不停蹄,用30天时间走进全省17所高校演出20余场次,为4万多名观众奉献上文化大餐。在徽班进京225周年之际,安徽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们以“新徽班进京”的“集团军”姿态,为广大市民带来的“安徽新创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名动京城,轰动业界。在昨日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市场星报记者获悉,安徽演艺在探索培育剧目市场的同时,也在尝试推动精品剧目演出常态化,探索在省城合肥打造主题演出季,省城市民将在家门口随时看大戏。
数量、质量、规模创下近年之最
在徽班进京225周年之际,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办,安徽省文化厅、安徽演艺集团承办的“安徽新创精品剧目展演”活动,汇聚了全省戏剧的豪华阵容。其中,7台大戏在合肥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在北京演出平均上座率逾八成以上,尤其是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徽班进京》《小乔初嫁》《徽商传奇》3台剧目6场演出上座率在九成以上。广大观众纷纷为徽派新创精品大戏“点赞”,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安徽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居淮在接受采访时欣喜地表示,此次活动参演剧目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都创下近年之最,犹如为低迷的全国演艺界投下一颗震撼弹。
“传帮带”锻炼演员队伍
本次演出集中展现了近年来青年人才培养成果,七大精品剧目的主要演员大多是近年成长起来的后起之秀、中青年演员。而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黄新德,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董成、孙娟,国家一级演员刘华、王成等知名演员甘当绿叶,为青年演员成长配戏,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两个多月的耳濡目染,让年轻人收获颇丰。汪育殊在《徽班进京》中扮演肖叫天,为第八代徽剧传人,与李军、黄新德等名家同台竞技,该剧导演徐勤纳就认为:“这部戏排演下来,汪育殊上了一个台阶!”
省城演出常态化争夺流失观众
安徽新创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取得巨大成功,张居淮也指出,剧目是王道,创排剧目须紧跟时代步伐。而传统戏曲发展除了得拥有经典剧目,还必须打造一批演艺人才,尤其是名家名角,必须后继有人。“我们必须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借排演新戏的机会,让年轻演员边学边演,增加历练。”
今后,文艺皖军将继续推出一批“讲好安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的精品力作。而为了让传统戏剧扎根基层,扎根人民,张居淮也透露,“我们会积极推动精品剧目演出常态化,尤其是在合肥的演出常态化,探索在省城合肥打造主题演出季,如推出‘精品大戏周周演’,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好戏大家看’活动,通过行动争夺流失的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赢得传统戏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