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安徽篇]安徽:完善综合保障激活脱贫产业

20.06.2016  20:34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安徽各地不断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激活产业发展。同时,以农村现有自然条件为出发点,通过推广农业新技术,有效利用农业特色资源,为贫困地区的百姓铺就一条条脱贫致富路。

  安庆市桐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彭深茂介绍:“目前你这个种植情况的话,在资金方面,还有没有需求?”

  安庆市桐城市黄甲镇黄铺村村民汪孔友表示:“5月份你们扶贫贷款及时发放,今年的资金应该是没问题了。”

  在桐城市黄甲镇黄铺村,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正在回访当地的贫困户汪孔友。今年50多岁的老汪种植了60亩油茶,到了施肥的季节却苦于没有资金买肥料。村干部了解他的困难后,第一时间为他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现在,施肥后的油茶长势良好,已经挂了果,再过3个月就会迎来丰收。

  安庆市桐城市黄甲镇黄铺村村民汪孔友介绍:“今年大概有2万块效益吧,政策是相当好的,要没有这扶贫贷款,今年就不施肥了,那收入肯定到明年都不行。”

  老汪拿到的贷款其实是由当地扶贫办和农商银行联合推出的金农扶贫贷,不需要任何抵押物,只要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而且有发展意愿和资金需求,选择了适合的发展项目,就可以办理,并享受基准利率、财政贴息、免购保险等优惠政策。

  安庆市桐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刘决琦介绍:“通过银行这个渠道进行金融扶贫,特别是发挥好政府(扶贫)资金的贴息、风险补偿这样一个作用,发放的扶贫贷款已经有100多万元。”  

  眼下,安徽各地正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安徽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以小额信贷为主体的金融扶贫新模式,大力支持贫困地区产业项目发展。与此同时,各地还精准把脉自身发展,通过邀请技术专家对当地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指导,让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产业,成为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火车头”。

  界首市陶庙镇的一处高产马铃薯示范基地,当地农民正在对成熟的马铃薯进行机收作业,像我现在手里拿的这个马铃薯,形状均匀个头大,重量达到了一斤多。

  陶庙镇地处皖西北,以前,这里种植的都是粮食作物,干旱缺水的土地根本刨不出钱来。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当地农业部门抓住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机遇,邀请到省里的技术专家实地考察指导,引进耐旱的马铃薯进行种植。产量高、不愁卖,效益还是种植普通作物的好几倍。

  界首市农业综合服务总站副站长卜晓静表示:“出台了马铃薯振兴计划育种制种一直到生产争取了国家8000万的马铃薯产业支持项目到今年年底准备建立10000亩的马铃薯高产示范片。”

  启动脱贫攻坚以来,安徽依托分区域、分项目、分需求进行差异化扶贫的方式,让20个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了8915元,今年以来,安徽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目前已落实扶贫专项资金55.9亿元,比去年增长了近70%,预计今年全省可再减少96万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