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简政放权落实情况调研
简政放权是“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当头炮”。落实情况如何?还有哪些短板亟待补上?日前,记者赴合肥、淮南、亳州、芜湖等地进行了采访。
“原来9个证办下来至少要一个月,现在只需办营业执照一个证,5个工作日就能办下来”——
创业准入门槛降低,但仍存在“准入不准营”等现象
日前,在合肥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工商窗口,合肥趣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海军正在为新公司办理工商注册。到一个窗口,填一份表格,递交一次材料,不到一个小时完成了所有流程,2个工作日后,他便拿到了营业执照。而过去工商注册,他不仅要办理营业执照,还要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多个证件,依次跑工商、质监、税务等多个部门窗口,至少要十几个工作日。
“以前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核名来一次,办证来一次,出了差错还要来一次,牵涉到工商、质监、税务等多个部门,最多要跑十几次,没有半个月跑不下来。 ”吴海军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合肥市工商注册实行了“五证合一”,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方便多了。 “以前注册资本实行实缴制,必须打到银行账上验资,现在改为认缴制,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公司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交验资报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
同样享受到“多证合一”便利化服务的还有铜陵智车优行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宇。日前在铜陵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他拿到全省首张“九证合一”营业执照。“原来9个证办下来至少要一个月时间,现在只需办理营业执照一个证,5个工作日就能办下来。 ”孙宇说,原来企业注册要跑工商、质监、税务、社保、统计、检验检疫、商务、公安、公积金管理等9个部门,办理9个证件,重复提交9份材料,现在只要到工商部门一家,提交一份申请,办理一个证件,就能完成企业开办手续。
自2014年3月我省启动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在注册资本改革、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先照后证、证照合一”、登记便利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扫除妨碍创业创新的制度羁绊,最大限度激发百姓经商兴业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全省平均每个月新登记企业超过1.8万户,是改革前的3倍。截至今年6月30日,全省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50.48万户,同比增幅超过23%。
“目前第一批31个窗口321项事项已经纳入‘最多跑一次’清单,主要为公共服务类和行政审批类,下一步将逐步分批推进,目标到2018年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省政务服务中心业务一处副处长徐济中介绍,省政务服务中心每年办结300多万件事项,大部分是公共服务事项,行政审批等权力事项不断减少,只占到10%。政府角色正不断从行政审批向公共服务转型。
在采访中,不少企业和政务服务中心相关人士反映,虽然简政放权成效明显,市场准入门槛明显降低,但一些短板仍不容忽视,比如,市场准入中的各种许可限制还比较多,“准入不准营”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后置审批的“要件”、程序、环节等仍然繁琐,影响了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
“从调研情况看,一方面部门之间协调性不足,你放我不放,企业和老百姓无所适从;另一方面重放轻管矛盾也较为突出,上面放了下面接不住,导致‘肠梗阻’,致使改革难以落地。 ”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胡功杰认为,“梗阻”不除,“最后一公里”难通,必须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进行集中梳理,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基层人员培训,真正做到事权下移、编制下移、服务下移,形成“简政放权”的部门合力,从而做到“放得下、接得住、办得好”。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