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稻麦丰产技术节本增效逾70亿元
记者7月4日从省农科院获悉,由该院吴文革研究员主持的“江淮西部(安徽)水稻小麦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近日通过了科技部风险中心的评估,至此我省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简称粮丰工程)项目三期课题全部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粮丰工程是科技部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四部委,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联合实施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科技支撑工程。 “十二五”期间,粮丰工程在我省累计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150余个(项),示范应用7570.5万亩,增产粮食310.5万吨,节本增效70.64亿元。
“十二五”期间,安徽粮丰工程项目通过“攻单产,节资源,提效益”的技术攻关,促进了我省中低产田地力提升,提高了肥水资源利用效率,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针对淮北地区砂姜黑土耕作性能等物理性状差及土壤养分不高等问题,专家们建立了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秸秆还田为核心的土壤培肥改良技术,制定了“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平衡施肥技术规程”安徽地方标准,在砂姜黑土长期培肥改良以及小麦超高产技术配套的基础上,建成多处远近闻名的小麦优质高产示范田,太和、涡阳等地多次创造百亩平均亩产741.7公斤至771.8公斤系列超高产纪录。
在水稻生产方面,项目组创新集成了江淮杂交水稻和南方多熟制水稻机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创造了稻麦两熟下杂交水稻机插栽培百亩连片平均1020.5公斤/亩的高产新纪录。皖、苏等水稻主产省和农业部推荐为主推技术,引领了我国杂交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发展,促进了南方机插栽培水平的提升。
针对江淮稻麦主产区施肥不合理、施肥量过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项目组通过数年科研攻关,发明了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化肥控失技术及产品——改性天然矿物质材料与复合氨基酸精准复配生产出化肥养分控失剂。吴文革告诉记者,以控失剂为核心技术的粮丰水稻、小麦控失专用肥在我省粮丰工程示范区年推广100多万亩,并辐射全国粮食主产区,广泛适用于大宗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新型控失肥有效养分供给时间长,可达到110天以上,作物增产幅度可达11%至19%,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0%以上。(记者 汪永安)
原标题:稻麦丰产技术节本增效逾70亿元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汪永安 编辑: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