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碧野田间奏起服务“交响曲”

17.09.2018  16:53


  夏大豆进入谷粒成熟期,棉花已开始陆续采摘,双季晚稻相继进入抽穗期……9月的江淮大地,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收图景正在铺展。

  然而,进入9月,安徽省降雨降温天气轮番上演。正值秋收关键期,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对农民合理安排生产至关重要。 作为农民的“贴心人”和农业的“守护者”,安徽省气象部门提前筹划、积极部署,在碧野田间奏响了一曲秋收气象服务“交响曲”。

  为准确评估农业气象灾害对秋收的影响,8月下旬,省气象局组织召开秋收作物与全年粮食总产预测视频会商,分析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未来趋势,并对全年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的产量进行预测。

  9月11日,今年第一期《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如期发出。专报分析了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的影响,提醒农民关注降水可能引发的作物早衰、倒伏及对棉花采摘和一季稻收获晾晒产生的不利影响。

  “气象部门的贴心指导,为丰收撑起了‘保护伞’。”绩溪县山核桃种植户姚广杰说。9月伊始,在被誉为“山核桃之乡”的绩溪县,种植户已陆续开始采摘。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多次深入主产区调研山核桃生长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为果农开出果林管理“处方”。

  “下乡镇、访农户、解难题”,在六安市城南镇水稻田、铜陵市双龙村白姜种植基地、蒙城县刘园村玉米地、太和县孙楼村黄梨农场等地,都留下了气象工作人员调查土壤墒情、调研需求、指导生产的身影。

  在肥西县铭传乡聚星水稻专业合作社,气象部门利用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为农户提供精细化的农情、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农户可根据信息适时灌溉、施肥、通风。

  凭着236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85套土壤水分观测站、40个农田小气候观测仪及10万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集到的农情和气象数据,一张覆盖粮棉油、设施农业及特色养殖的农业气象数据智慧立体感知网已在安徽形成。此外,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为农服务QQ群等信息发布平台已逐渐成为农户快速获取信息的新手段。“惠农气象”更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互动交流、发布信息的好帮手,农气专家也会在“锄禾社区”板块为农户答疑解惑。(转自9月17日中国气象报二版)

点击链接: http://www.cma.gov.cn/2011xzt/2018zt/20180909/2018090907/201809/t20180916_47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