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脱贫攻坚,按下“快进键”
精准脱贫打响攻坚战
——全省5年间共减少贫困人口481.2万人,减贫幅度高达60.9%
“精准扶贫让我快速脱贫。 ”4月23日,蒙蒙细雨中,金寨县燕子河镇大峡谷村农户黄涛在招待游客时高兴地说。三年前,黄涛家还是三间土墙瓦顶房,通过当地“农家乐”的带动,如今新建三层楼房,又买了小汽车。
近年来特别是精准扶贫以来,我省农村贫困人口减贫幅度明显加快。 2014年,我省开始实施精准扶贫,当年完成减贫83万人的任务,超出国家下达任务8万人。2015年减贫92.21万人,其中31个重点县共完成减贫人数66.39万,占全省减贫总人数的69.8%。 2015年跟上年相比减贫幅度达到23.0%。
2015年是我省扶贫开发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创新机制,狠抓落实,打响脱贫攻坚总决战。 “我省已经构筑精准扶贫政策体系。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刘永春说,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仅当年就制定20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2014年,我省实施精准扶贫,通过严格的建档立卡,最终锁定全省484万贫困人口。2015年11月,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强调,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为确保建档立卡准确无误,我省在当年底完成了建档立卡“回头看”,确保不落下一个贫困户。
我省对贫困户实施动态管理,一改“捂帽子”现象。贫困户“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塑造出良好的扶贫氛围,贫困户主动争取摘帽。岳西县响肠镇新浒村农户胡发文说:“领到脱贫光荣证后,我感到很自豪,走路都带劲。 ”
为确保脱贫人口精准,省扶贫办委托安徽调查总队对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开展了2015年度农村脱贫人口核查工作。核查报告显示:“2011年到2015年,全省5年间共减少贫困人口481.2万人,减贫幅度高达60.9%;贫困发生率呈现逐年降低的态势,从2011年的14.7%下降到2015年的5.72%,5年间共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贫困程度明显降低,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
“十大工程”铺筑脱贫路
——到2018年,全省总体上达到脱贫标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成片的猕猴桃已经成为贫困户眼中的“脱贫桃”。省委组织部驻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汤中营说,建立“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成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土地入股,通过参股分红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驻村帮扶让贫困户有了脱贫引路人。全省3000个贫困村共有省市县三级5002个单位包村帮扶,有10392名扶贫队员驻村,实现了300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 “驻得住、扎得下、干得实”,成为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写照。
脱贫路还得靠贫困户自己走。燕子河镇大峡谷村,2014年该村有贫困户192户、578人,2015年129户、333人,一年之内脱贫63户、245人。金寨县副县长张文说:“通过旅游扶贫和特色种养业扶贫,扶持了深山里的一大批贫困户脱贫。 ”
对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地方,我省则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现在的日子如同吃了蜜一样。”金寨县花石乡贫困户杜继林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去年底,杜家从海拔800米的山上搬迁到集镇上,还住上了三层小楼,用上了自来水。
因人施策确保精准脱贫,我省铺设好个性化的脱贫路。按照“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精神,2015年起,我省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即实施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脱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脱贫、健康脱贫、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工程。刘永春说:“通过有效帮扶解决288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113万贫困人口通过社保政策兜底实现脱贫。 ”
有了“路线图”,还需明确“时间表”。我省实行“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到2018年,全省总体上达到脱贫标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力争达到5万元以上;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组合拳”确保见实效
——创新考核机制“争着要扶贫”,扶贫投入持续大幅增长
今年,阜阳市对4个国家级贫困县区选派4名专职脱贫副书记、30名重点乡镇专职脱贫副书记。从市扶贫办到县区扶贫办都增加编制,强化了扶贫机构队伍建设。从强化扶贫干部的配置上看,各地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也体现了对扶贫管理的创新。
我省持续创新扶贫干部考核机制,转变“要我扶贫”到“我要扶贫”。 2014年,将扶贫开发成效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 2015年对贫困县全部取消GDP考核,并专门设置了贫困人口减少幅度等考核指标,同时在与减贫脱贫紧密关联的指标设置上加大分值权重。
去年底,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期间,省委、省政府与15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随后,各地、各部门各自明确任务,层层压实责任,逐级签订“军令状”。层层签订脱贫“军令状”,就是要凸显脱贫的实效,将加速推动脱贫攻坚进程。
有力的财政支持,保障了脱贫攻坚持续发力。去年我省除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2亿元外,省级财政安排4亿元,市县财政安排3.8亿元,县级以上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0亿元,同比增长19.8%。为科学有效地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省按因素法分配下达扶贫资金。明确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重点县要把省下达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0%以上用于贫困村,非重点县要将省下达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部用于贫困村。
今年,我省继续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将扶贫投入作为第一需求,增加专项资金规模,调整财政存量资金优先用于脱贫攻坚,确保各级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不但不减,还要明显增加。
社会大扶贫的局面初步建成。 2014年“扶贫日”,全省各界认领扶贫项目和捐款,筹集资金达3.2亿元,资金项目直接投向贫困村贫困户。 2015年“扶贫日”,认捐项目数1367个,认捐项目金额达3.43亿元,捐款金额1083万元。刘永春认为,全社会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深入人心,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氛围已经形成,这将进一步确保取得脱贫攻坚总决战的胜利。(夏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