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聚焦"五大空间" 释放医改红利
作为全国四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之一,我省把中央提出的“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原则,细化为易把握、可测量的“患者就医负担不增加、医务人员收入不减少”,通过聚焦药品价格、过度医疗、无序就医、医保作用、提升效益等“五大空间”,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医改之路。
探索合理价格发现机制,挤压药品价格空间。针对药价虚高这一顽症,我省创造性提出省级招标、医疗机构联合带量采购的办法。集中招标中标价格与政府定价相比,平均降幅达42.21%,药品带量采购在此基础上又降低约15%,2015年全省共节约药品采购费用33亿元。健全因病施治管理制度,遏制过度医疗空间。全省所有县级医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将21种辅助性药品剔除表单,保证质量,降低费用;出台53种疾病不输液“负面清单”,2015年大输液采购量同比下降15.28%;推出15种剖宫产手术“正面清单”,剖宫产率下降4.2%。
整合医疗服务体系,破解无序就医空间。以医联体为载体,建立协同服务和利益共享机制。目前,已在40个县开展医共体试点,组建了各种形式的医联体。
建立“三医联动”机制,拓展医保作用空间。全省新农合实现筹资政策、补偿方案、报销目录、信息系统、基金管理、定点医疗机构评审标准“六统一”管理;推行“按病种付费”和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全省2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开展近400个病种,按病种付费病人占出院病人比例居全国前列,实际报销比例达69%。
建立监督倒逼机制,提升运行效益空间。 2013年起对出院病人开展满意度调查,并建立医院核心数据信息公开制度,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根据2015年全省统计数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1.9%,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较改革前增长近2倍;县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较2014年增长2.8%,比改革前下降10个百分点,职工工资性收入较改革前翻一番;城市医院次均住院费用增长2.9%,较改革前三年平均增幅低5.4个百分点,职工工资性收入较改革前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