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徽省立医院 听听两个医疗团队的故事
作为我省“三甲”医院之一,安徽省立医院承担着造福一方百姓,守护群众健康的神圣使命,多年来,医院发展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无数医疗工作者见证了它的发展,无数老百姓感受到了它的变化,而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医院在学科团队建设方面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近日,记者走进安徽省立医院,探访OPO(器官获取移植)团队、 IBD(炎症性肠病)诊疗团队,倾听他们背后的故事,看省医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专科特色,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OPO(器官获取移植)团队:争分夺秒只为生命的延续
这是一个悲欣交集工作的过程。
悲痛的是,一条生命难以挽留的逝去;欣慰的是,另一条生命将因逝者捐献的器官获得生或痊愈的机会。
2017年6月17日, 23岁的郑毅(化名)发生交通意外,后经专家会诊,判定为脑死亡。悲痛之际,在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器官协调团队的见证下,郑毅的父母做出义举,同意捐献其心脏、肝脏和双肾。
我国自2010年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一职业随之产生。类似郑毅这样的潜在人体器官捐献者及家属,会成为其工作对象。而安徽省立医院OPO办公室主任姚自勤就是该院16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中的一个。
“协调员大部分时间奔走在各级医院做协调和沟通工作,对象是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造成深度昏迷或脑死亡,死亡无法避免且人体器官不受影响的患者及家属。”姚自勤表示,如果达到捐献标准,协调员将与家属沟通,而器官协调是个巨大的考验。
“我们有个原则,那就是绝不劝说。在即将生离死别的氛围中,有些家属十分抗拒,协调员本身也感同身受,同时又需要有专业精神,因为还有更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潜在捐献者参与其中,不断地上演着接力爱,分享爱,延续爱的感人故事。
据统计,自安徽省立医院在2017年3月正式设立OPO办公室(实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死亡判定、器官获取和移植工作)的半年来,该院器官捐献获取和移植团队共完成人体器官捐献11例,获取大器官33个,实现了安徽省首例心脏捐献和安徽省首例肺脏捐献。
心脏4个小时、肺脏4—6个小时、肝脏12个小时、肾脏24个小时......离开活体后,被捐献的器官冷缺血时间越短越好,从捐献到移植,需要争分夺秒,更需要器官捐献评估专家、器官捐献获取人员、协调员以及相关移植学科、手术室、麻醉科、后勤保障部门等众多科室的联合参与。
随时待命!OPO背后的团队上演着一幕幕生死速递——
今年10月1日,通过国家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安徽省立医院的终末期慢阻肺病友刘大哥终于匹配到了合适的肺源。消息一来,OPO移植团队便立马兵分两路。
10月2日清晨,一边是胸外科徐世斌主任带队赴北京取肺,而另一边胸外科徐美清主任则带队做好切除病肺的手术准备。晚上7点20分,供肺顺利抵达省立医院。没有休息停顿,移植团队连夜奋战,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在10月3日凌晨,将捐献者的双肺顺利地移植到刘大哥的身体内。
“整个国庆假期,我们共完成了7次协调谈话,4例获取手术,2次移植手术,大家就像打了鸡血,器官的捐献和移植,让团队无形中被拧得更紧。”姚自勤说,“一边是器官获取,另一边是器官移植,大家不分白天黑夜的长途奔波、协调、等待、转运、移植,在时间差内只为架起生命的桥梁。”
谈及器官转运中所遇到的困难,姚自勤表示,让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今年4月3日,宣城青年赵强(化名)捐献器官转运过程。“当时正逢清明假期,在高速上器官运送车辆被堵在了芜湖长江大桥。情急之下,团队成员决定向交警部门请求支援。上午11点10分,在警车的开道下,器官运送车才顺利抵达安徽省立医院。”
这次事件后,省立医院OPO整个团队,吸取经验,为保证器官的顺利转移,开始探索各路器官转运的绿色通道。9月30日凌晨,省立医院一例器官捐献,为确保搭乘时间最短的高铁转运肝脏至上海,医院OPO办公室主动联系到 合肥 市铁路局,首次开通了高铁器官转运绿色通道。
“为了不耽误时间,几乎所有的捐献手术都是在半夜,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正好是凌晨,城市道路不会堵,分配到外地的器官,能快速送到高铁站或机场,搭乘第一班高铁或飞机。”姚自勤说,未来,还将启用空中急救器官转运体系,以确保让更多的器官移植者受益。
IBD(炎症性肠病)诊疗团队:终身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
每天一打开手机, 微信 和QQ群就响个不停,除了固定的时间外,安徽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巧民带领的IBD(炎症性肠病)诊疗团队还要抽空回答病友们的问题,“QQ群里有400多人,基本都是IBD患者,每个人的治疗方案不同,还不能统一回复。”王巧民说。
据悉,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性脓血便。克罗恩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困难,具有致残性、慢进展、终身性等特点,因此也被称为‘绿色的癌症’。近十年来该病就诊人数逐渐增多的趋势非常明显,而且常见于15到25岁的年轻人。患者不仅要经历身体上的折磨,还要承受疾病给工作、学习、 生活 带来影响。”王巧民教授介绍说,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无法完全根治。
反复腹痛、腹泻,患者陈肖一开始以为自己得了慢性肠胃炎,奔波各大医院后仍不见好,最终在安徽省立医院消化内科确诊为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如此难以诊断,我还好没有耽误太多时间。”陈肖说,他来到医院后,消化内科医生根据他的临床表现,结合内镜、影像学、病理学等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分析、随访观察才最终确定。
王巧民解释道,炎症性肠病的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且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要通过相关检查逐一排除相近病种。由于很多医院和病人对这种“绿色癌症”不了解,导致误诊、漏诊时有发生,众多IBD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而2015年,安徽省立医院就在省内率先成立了包括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药剂科、检验科、消化护理等在内的IBD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大大提高了对IBD病症的判断和诊疗。
规范诊疗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方案。当被确诊后,省立医院IBD多学科诊疗团队将为IBD患者开展包括病情、营养、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方面的综合评估,为每个住院IBD患者制定符合规范并有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为了控制病情,患者要使用一些生物制剂类的针剂和激素类的药品,但是多数会伴有副作用,为了防止引发终身治疗并发症,患者要定期复查,我们的团队还要对每一个人的病情进行追踪随访。”王巧民说。
“一支生物制剂6000元,一个疗程需要使用至少4支。”这对患者呈玉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几经努力,我省的lBD已被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新农合lBD患者在省级医院住院可以按病种,按不同方案打包付费,报销比例由原先的40%左右达到70%(包括生物制剂)。在今年9月1号正式执行后,该院已有20多名患者受益。
烦躁、焦虑、自闭、社恐......是大多数IBD患者刚刚得到确诊书后的反应,为了安抚病患的情绪,积极地对症治疗,“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在2015年5月开通了护理专病门诊,为IBD病友提供心理、营养量表的调查,为他们讲解服药注意事项,指导饮食、行为,跟他们谈心,缓解他们情绪上的压力。”省立医院消化内科病区护士长江秋霞说。
“经过IBD专职护士的关心和指导,我们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如今的陈肖,通过每周二的小课堂,从护士们那里学会了如何插胃管自己鼻饲、如何服药、如何记录自己的饮食日记,排除不耐受食物、如何定期复查、如何缓解心理压力等,现在他还成为医院的IBD志愿者,在每期IBD病友会上,都教会许多病患自我管理的方法,同伴 教育 让更多IBD病友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
截至目前,安徽省立医院IBD团队已累积为超过500名IBD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并帮助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