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工商局: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实现监管全覆盖

10.01.2018  08:20

  
  安徽省工商局局长朱斌在基层调研市场监管工作


  人民网合肥1月9日电(韩畅)2017年全年,安徽省新登记市场主体70.42万户,同比增长17.11%;平均每个月,新登记的市场主体超过5.8万户,几乎是商事制度改革前的4.1倍。
  “能放尽放、应放尽放。”这是“放管服”改革的基本思路。随着“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一系列措施落地,市场准入门槛也进一步放宽。这对监管部门无疑是更大挑战。
  对此,安徽省工商局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不确定性巩固执法震慑力;自我革命破除“套路”检查、任性执法,以科学有效地“管”,促进更大力度地“放”。
  随机抽查全监督
  “浙江一家企业一年被检查280多次,安徽这边的最高记录是150次,都很惊人。企业苦不堪言。”提及安徽省工商局启动“双随机”的背景,安徽省工商局企业信用监管处处长邢云峰举例说道。
  何为工商部门“双随机”?这是由省级工商部门统一制定年度抽查计划并抽取检查对象,各级机关根据接收的检查对象,随机匹配执法人员,并基于同一类型或同一行业检查对象开展联合检查。
  也就是说,检查对象是随机性的,被检查对象也是随机性的。并且,检查过程、结果通过互联网公示,全程留痕。
  邢云峰介绍,通过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安徽省工商局确保清单之外的检查“清零”。目前,“双随机”抽查模式已在安徽省、市级层面全面覆盖。安徽省工商局因“双随机”工作到位,于2017年11月得到国家工商总局点名表扬。
  在邢云峰看来,“双随机”充分体现了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简约性。对任何市场主体来说,被检查几率都是一样的,这样既让企业始终对监管有敬畏之心、不敢心存侥幸,从而自我约束、守法经营。也有效减少了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和寻租机会,防止因徇私舞弊而随意执法和选择性监管,促进依法行政、执法公正。这项做法的意义还在于,营造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共治格局,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创造了良好氛围。


  

 

安徽省工商局参加普法行活动


  数据平台全留痕
  “双随机”是手段,旨在增强监督的公开性,“一公开”是承载“双随机”的平台,增加的是执法的透明性。基于这一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安徽)(以下简称信用公示系统)应运而生。
  鼠标轻点信用公示系统,企业信用信息,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信息一应俱全。在“查询”栏目搜索企业名,有无不良记录一目了然。
  据安徽省工商局局长朱斌介绍,信用公示系统于2016年底通过国家工商总局验收并上线使用。无论是数据规模还是兼容性,安徽都处在全国第一方阵。截至目前,安徽省工商局为省直、市、县(区)三级5000多个机构部门创建了信用公示系统上的用户终端,赋予其用户号和账号。基本将全省涉企监管部门的数据拧成了一股绳。
  数据共享的背后,是极不平凡的付出。曾几何时,有的企事业单位不愿交流数据,有的数据建设基础差,因而突破信息壁垒和孤岛,将其纳入系统困难重重。
  对此,安徽省工商部门大开门户,通过开放本部门数据信息,抛砖引玉吸引其他政府部门来应用信用公示系统,在应用的同时,更好地归集其他部门产生的涉企信用数据,记于企业名下,以此来做大做全省工商数据中心的数据量。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安徽省工商部门形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扁平化监管网络,变“树形”连接为“网状”贯通,有效破除了行政区划和执法层级的制约。
  通过与省、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对接,信用公示系统实现了与35个省直部门、10个市政府涉企信息的有效融合。截止到2017年7月31日,通过该系统归集公示各类市场主体登记备案信息452.15万条、行政处罚信息2.44万条、经营异常名录等信息35.92万条。信用公示系统累计接受查询13.89亿次、日均查询量115万次。


  

工商执法人员开展双随机抽查


  联合“会诊”凝聚监管合力
  近年来,安徽大力推行县级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合并。那么如何避免基层多头执法、重复检查?
  “纵向发起、横向联动。由省级机关统一制定年度抽查计划并抽取检查对象,各级机关根据接收的检查对象,随机匹配执法人员,并基于同一类型或同一行业检查对象开展联合检查。”朱斌以铜陵市为例:该市住建委、工商局、安监局、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六部门,对全市28家有在建项目的市级建筑企业进行了联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企业整改。达到了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的效果。
  在监管对象的抽取上,采取不定向与定向相结合,力求随机抽查与重点监管相平衡。不定向抽查侧重监管的覆盖面和震慑度,在工商、质监、食药三个部门基础上,整合了人社和统计部门相关抽查事项,形成了以登记事项、企业年报、社保缴纳、从业人员为必查事项,其他抽查事项视情况选查的“4+X”抽查机制。
  经过两年多的经验积累,安徽省工商局在选派人员上分工更科学。“有的县面积大,‘双随机’抽查时,会出现城北的执法人员被抽调到城南检查,无形增加了执法成本。”朱斌说,原则上由属地监管单位根据待查企业的分配情况,自行匹配执法人员,确保执法检查不跨县区;将执法人员和监管对象在匹配前提前分组,确保同一检查组人员相对固定,同一检查组监管对象地点相对集中。
  “抽查次数少了,透明度更高。”铜陵华安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以前,我们企业一年应对各部门各种检查不下十几次,现在需要检查的部门联合检查,并且一年不超过两次。这就解决了企业频繁应付检查的困扰,让我们能够将精力专注于企业发展和市场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