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建成道路可绕地球半周

28.10.2015  03:06

  保障房开工建设量和基本建成量居全国前列,152万户城镇居民享受到住房保障……“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人民群众居住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城市建设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合肥经济圈等规划提速

  2011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巢湖市居巢区和庐江县并入合肥,省会合肥开启了大时代篇章,也吹响了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号角。根据统计,2014年末,我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9.2%,较2010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1.2个百分点的城镇化水平增速。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规划,经国务院同意批复,《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实施,明确了“两圈两带一群”空间主体形态,城镇化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区域协同发展。“合肥经济圈”、“皖北城镇群”、“芜马城市组群”等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取得积极进展,安池铜、蚌淮(南)、宿淮(北)城市组群也开始启动规划编制。与此同时,我省将推动皖江城市带加快发展,积极培育皖北城市群,保护皖南皖西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增强各区域国际国内综合竞争能力。

   5年开建200多万套保障房

  住房是老百姓的最基本生活保障之一,十二五期间,我省人民群众居住水平显著改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开工建设量和基本建成量居全国前列。

  截至2014年底,全省已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25.2万套,其中保障性住房93.8万套、棚户区改造131.4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改造)覆盖面达22%,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0%目标。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152万户城镇居民享受住房保障,是“十一五”末的3.1倍。其中,67万户家庭通过配租配售保障房和租赁补贴方式享受了住房保障、85万户居民通过棚改改善了居住条件。

  省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第248号省长令)、《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3〕44号)等政府规章和文件,省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配套政策措施,并将住房保障工作列入省民生工程和对各市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在美好乡村建设方面,我省将在今年底完成近9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惠及310万农村困难群众。

   全省新建89座污水处理厂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保障,“十二五”期间,预计全省累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00多亿元,年均投资近1000亿元。

  预计到2015年底,全省已建成城市道路20500公里以上,可绕地球半周;全省完成新建水厂353万吨/日,新建管网7100公里;全省新建成89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1.4万吨/日,新建污水配套管网8573公里,超额完成“十二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一直稳居全国前三名。

  全省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40000公顷以上,建成绿道2600公里以上;全省各市、县具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已投入运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78座,总处理能力达到29200吨/日。其中,合肥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已投入运营,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220吨/日。 (记者 姜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