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出台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到2021年,快速客运铁路网基本建成,高等级公路网更加完善,水运条件显著改善,民航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坚强智能电网基本建成,石油天然气管道覆盖所有市县,水资源保障和防洪减灾能力全面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高效畅通的商路体系基本形成……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安徽省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1年)》,着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推进铁路、公路、航道、航空、电网、油气管线、水利、信息网络、商务平台建设,力争通过几年努力跨上一个新台阶,为“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规划指出,要以全面推进铁路、公路、航道、航空、电网、油气管线、水利、信息网络、商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按照一体化、网络化的思路,在谋“网”、谋“细”、谋“实”、谋“效”上下功夫,强化项目支撑,扩大有效投资,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提质增效,着力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网络信息体系和物流体系,为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
为实现以上目标,规划提出了九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构建快速客运铁路网。 将建成以合肥为中心,连接所有设区市、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铁路网,形成较为完善的普通铁路网,加快建设皖江、皖北城际铁路网。到2021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6300公里,其中快速客运铁路3140公里,快速铁路覆盖所有设区市和全省半数以上的县。
二是完善高等级公路网。 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到2021年,全省高速公路达到5700公里,其中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达到800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省会到市、市行政中心到辖区县一级公路短直连接,所有县城通二级及以上普通公路,到2021年,全省一级公路达到5300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2%以上,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65%以上。农村地区实现每个乡镇具备1条连接国省干线或县城的路况良好的三级及以上公路、1条与相邻乡镇最短捷的路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的四级及以上公路。
三是构筑高等级航道网。 将基本建成以“一纵两横”高等级航道为主骨架,支流航道为基础,干支衔接、江淮联通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港口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吞吐能力进一步提高,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到2021年,全省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9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达到7.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90万标箱。
四是建立广覆盖民航运输网。 将形成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为中心,支线机场为节点,通用机场为补充,覆盖全省、辐射周边、通达全国及部分国家的民用航空网络。合肥成为区域性航空枢纽。到2021年,开通民航运输机场10个,建成若干通用机场。
五是构建坚强智能电网。 将建设“两交一直”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完善500千伏“五纵四横”骨干网架,优化220千伏地区主干网结构,完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升级改造任务。到2021年,实现市域500千伏站点全覆盖,县域220千伏站点全覆盖,乡镇35千伏及以上站点全覆盖。
六是完善油气管道布局。 将基本建成“三纵四横一环”天然气省级主干管网,加强支线管道、储气设施建设,完善天然气接收、调度、输配体系。成品油管道和油库加快建设,油品储运能力显著提升。到2021年,天然气干线管道达到2796公里、支线2184公里,实现管道天然气“县县通”,启动“镇镇通”工程建设;成品油管道达到1010公里。
七是构建现代水利支撑体系。 将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防洪减灾、水资源有效供给和水环境、水生态保护能力全面提升,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到2021年,长江、淮河干流主要堤防防洪标准基本达到100年一遇,市级城市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100年一遇。基本缓解沿淮及皖北等城市和重要工业园区水源不足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0%以上,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不低于85%。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5,城镇供水和工业用水计量率达到90%。
八是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技术进步取得突破,行业管理不断规范,基本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到2021年,全省光缆纤芯长度达到6000万芯公里,互联网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400万户,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Mbps以上灵活选择,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Mbps以上灵活选择。 九是构建高效畅通的商务平台。 将基本建成产业体系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大省,逐步建成现代物流体系和口岸发展体系。到2021年,全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1.4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超过2600亿元,农产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超过28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比重下降到1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