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今后相当长时期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发展农产品出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扩大农产品出口是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业产业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编制农产品出口“十一五”发展规划,正确分析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引导我省农产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措施,对转变我省农产品出口增长方式,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自1999年我省农产品出口突破2亿美元以来,农产品出口额一直处于徘徊局面,2005年突破了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达到3.33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2%(全国平均为3.89%),占全省农业生产总值的1.9%,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4%,在全国的位次由第十九位上升至第十七位。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出口总额(亿美元) | 2.35 | 2.47 | 2.83 | 2.63 | 3.3 |
占全省比重 | 10.2% | 9 % | 9.2% | 6.68% | 6.42% |
“十五”期间,我省农产品出口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农产品出口发展速度滞后,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十五”期间我省农产品累计出口金额13.59亿美元,年均增长仅为4.6%,远低于同期全省出口总额的速度(17.3%),农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九五”末的12.3%下降至2005年的6.42%。
2、农产品出口市场呈多元化趋势。“ 十五”期间我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断增强,在巩固原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市场多元化格局正逐渐形成。2005年我省农产品已远销世界110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欧洲和美国以外的市场份额由“九五”期末的35% 上升到2005年的43%。
3、农产品出口经营格局有所变化。“ 十五”期间我省农产品出口企业不断增多,到2005年底,全省自营出口农产品企业达272家,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已达66家,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有4家,贸易公司、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分别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1.5%、40.4%和18.1%,民营企业出口已占我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0%以上,成为我省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十一五” 我省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基本形势
国际农产品市场是全球贸易自由化进展相对滞后的一个市场,各国政府给予的保护程度普遍高于其它市场,使得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缓慢,贸易自由化还有待时日。随着全球对农产品的环保、卫生、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利用检验检疫措施,卫生注册、质量认证、环保技术标准和法规等,不断提高“进入门槛”,对我省农产品出口构成了严重障碍。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茶叶、蔬菜、中药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省农业生产大多处于分散经营状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加工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田间、生产管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不健全,安全监测体系不完善,造成农药残留滥用,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十一五”我省农产品出口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把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出口龙头企业为抓手,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农产品,贯彻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农产品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和地区资源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
(二)规划目标
1、总量目标
争取目标:到2010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8亿美元,年均增长21.7%,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3%,在全国农产品出口位次上升至前10位。
保证目标:到2010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6亿美元,年均增长15%,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7%,在全国农产品出口位次上升至前13位。
单位:亿美元
| 2004年实绩 | 2005年预计 | 2010年最高(低)目标 | |||
全国 | 我省 | 全国 | 我省 | 全国 | 我省 | |
出口总额 | 5934 | 39.38 | 7100 | 51.9 | 8900 | 100 |
农产品出口额 | 230.9 | 2.63 | 250 | 3.3 | 350 | 8(6) |
所占比重% | 3.89% | 6.70% | 3.5% | 6.42% | 3.90% | 8%(7%) |
平均增长率% | “十五”期间,全国平均增长9.7%,我省平均增长4.6% | 7% | 21.7%(15%) |
2、主要商品目标
重点发展我省蔬菜、茶叶等十一大主导农产品出口,到2010年十一大主导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以上。具体商品分年度出口目标见附表1。
3、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基地(区域)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达到800家以上,鼓励支持农产品企业在我省优势产业区域发展各种类型的出口示范基地50个以上。重点扶持发展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基地(区域)见附表2、3。
4、区域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省各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6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0%。具体各市出口目标见表4。
“十一五”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工作重点和措施
1、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出口主体,做大做强出口龙头企业。 进一步加快我省各类农产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扩散,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农产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展对外贸易,不断壮大我省农产品企业出口队伍。
结合我省“121”工程,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大其示范带动作用。引导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机制和体制创新,鼓励其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通过联合、兼并、收购、重组等途径,扩大规模,增强出口竞争力。积极引导农产品龙头企业与外资嫁接,利用其先进技术、优良品种以及海外销售渠道,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开拓国际市场。
2、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我省农业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和企业有机联合,逐步实现我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建设蔬菜、茶叶、蜂蜜、花生、水产品、肉禽、羽毛、芝麻、水果、蚕丝、中药材等11类优势出口产品基地,力争“十一五”末,上述11类产品出口金额达7亿美元。每年安排建设10个出口示范基地,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达到50个,逐步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力争2010年我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出口规模占全省农产品出口规模的50%。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整理了我省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及产品图片,通过电子邮件、传真发往我国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使馆、跨国公司、大型超市、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介机构等,广泛向外发布各种农产品供求信息,积极向外商推荐我省优势农产品。积极利用国外大型超市在国内建立供货基地的机会,积极寻求合作,利用其全球销售网络,扩大我省农产品出口。积极组织农产品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农博会、农产品展览会和出国推销小组等,在保持亚洲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北美、欧盟和原苏东市场,并向非洲、拉丁美洲市场渗透,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阶梯型发展的农产品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
4、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选择我省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嫁接外资,并重点引导外资投向农产品精深加工、新生产加工技术和引进新品种上,建立农业利用外资项目库,综合采取网络、定向、代理、展会等各种形式大力对外推介,进一步加强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际农产品经营大企业、国际知名商社来我省投资农业项目,不断提高农业利用外资项目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利用我省各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农业出口大省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外省农产品出口大型企业来皖投资,使我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能“借船出海”。
5、建立农产品出口综合性政策支持体系,提高综合竞争力。 帮助农产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重点企业,加快我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行业组织建设,协调海关、商检、保险、银行等有关部门通过信贷支持、快速通关和检验,支持农产品出口。加大对农产品企业开展国际认证注册和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
6、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大力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会同农业、检验检疫等部门从源头抓起,严格限制农药、化肥和各种动植物生产剂、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实行标准化生产,对农产品生产全方位跟踪监测,建立质量监控体系。鼓励出口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认证和注册工作,建立农产品种植、养殖履历和质量可追溯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安全监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7、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 积极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优势,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尤其是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实现禽肉出口由生向熟转变、冷冻制品向保鲜品转变,引导企业发展调理食品、健康食品和方便食品,化解国外技术壁垒。
8、创立培育我省农产品出口商标品牌。 加大对丰原、洽洽、鸿润、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砀山酥梨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中小企业开拓资金帮助企业申请国内外商标的注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扩大我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3、《2006-2010年安徽省重点农产品企业出口目标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