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灵璧石欣赏---道德修养

07.03.2016  15:57

    “无信不立”讲的是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做人的道德修养有“诚实守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那么欣赏灵璧石的道德修养是什么呢?在回答此问题之前,我们不妨了解一下道德修养的含意。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德修养是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这里的“道”是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于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待于己,亦称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道”和“德”虽尊贵,却不是什么主牢,而是一切任其自然,没有道德修养是难于进入境界的。在对安徽灵璧石欣赏中,有了道德修养才可觉悟安徽灵璧石博大精深的艺术境界,赏石家只有进入通微境界,则可“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以达到无所不知的至人境界。但如何能达到通灵感悟实现欣赏的道德修养呢?

  宋代初期思想家周毅颐会儒家、道家思想提出了“通微生于思”的直觉法。《》曰:思曰睿,睿作圣。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而不通为圣人。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故思昔圣功之本;而吉凶之几也。”它告诉我们通微在于思考,思想为“通微”之基本功夫。以思达到无思之本。欣赏也是如此。想达到“通微悟境”实现“至微至妙”的高境界,缺乏深思是不行的。但这种思维不是意想天开,随便想象。而是内省思维的过程。《皇极经世》中《观物》内外篇,是论述“内省思维”的重要著作,篇中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所谓之合者,至之而后可知也。

  以石赏石,性也;以我赏石,情也。性公而明,情偏则暗。性为石我之所共。而我性中有情,情为观石之蔽,故须去情之偏暗,复性之公明。因任以性,以达神明之知。

  人类认识能力不外乎三,闻见之知,穷理之知,德性之知。而后一种认识能力又叫“尽性”“体物”。“尽性”指依靠直觉体悟石体的能力。把这种功夫具体化为“大其心”。《正蒙·大心》曰“在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

  欣赏灵璧石也应“大其心”。因闻见之知过于偏狭,故赏石不能止于闻见;惟有以心赏灵璧石,视灵璧石为我,与灵璧石合而为一,方能有超乎闻见的体认体石须视身如石,视身如石,体石即体身,以身体石道而不为身所累,如此方能体石之道。可见“穷神知化”是对灵璧石妙境精奥的把握是超乎感觉和思辩之上的,此一直觉过程是与伦理道德修养紧密相关的,即在欣赏灵璧石的过程中,主体道德的完善是前提条件。“穷神知化”与石为一的直接目的是无我而与石合一,即人道与石道的统一,非逻辑思辩所能胜任。只有“崇德”德盛必自致。只有当赏石者的道德境界达以一定程度时才能对灵璧石的妙境体认,实现悟境的升华,可见这种直觉基于道德修养。

  再者灵璧石的欣赏如格物穷理,先分别穷究个别灵璧石之理,到最后恍然有悟于万石共通之理,因为一石上有一理,必须是穷致其理,今日赏一石,明日赏一石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自一石之中,至万石之理,但理会得多,自然而然就有觉悟处。一个有名的赏石家,只赏一石,不可能弄懂全部石之道理,只能一方一方地积累最后才恍然觉悟万石的道理。从直觉的体验到最后达以直觉的颖悟。因为万石一理,及穷得一部分灵璧石,便能推知万石之理。这就是所谓的贯通,乃是一种觉悟,有觉、有悟都是指一种深邃的直觉。有时赏石的无思无虑并非不思不虑而能有得,乃是深思之极而得。是一种自然的直觉的获得。但“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致知在所养,养知莫过于寡欲二字。”达到此种境界,必须要经过道德修养。也就是说要“入道”“致知”主体必须做到“敬”“养”“寡欲”是到达直觉悟解的道德修养的前提。

  宋代朱熹说“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这里的“即物穷理”——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豁然贯通“也就”是顿悟,求一物之所当然与所以然之理,在于考事为,察念虑,求之文字,索之讲论。通过四途径由部分到了知全体。“积习既多,自当脱然有贯通处,乃是零零碎碎合将来,不知不觉,自然醒悟,其始固须用力,及其得之也又却不假用力。此事不可欲速,欲速则不达,须是慢慢做将去。”可见要做一个赏石家,必须一石一石的明理,这种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突变,形成全体的觉悟。而在此之前,则须做老实的积累工作。

  朱熹在说尽心穷理方面,其过程含着“操有涵养”的功夫。他说:“欲应事先须穷理,而欲穷理又说养得心地本原虚静明澈,方能察见几微,剖析烦乱,而无所差错。”致知穷理需要涵养,有涵养才能穷理,可见致知和道德修养有着密切关系。为什么赏灵璧石须道德修养?从灵璧石性而言,“有石不能言通灵性,景虽无声尽寄情”之说。说的就一个性,灵璧石性沉静,一个心情烦燥之人不可能有心赏悟,静则虑,虑则得,得则格物,你无心体认灵璧石之艺术内涵,美学思想和道德观念,是无法进入感悟境界的。甭说穷灵璧石之理了。再者赏灵璧石还要有无所索求的无欲心性,做到反朴归真,也就是说,在赏灵璧石中不要人为地毁灭天性,即不要以有为去毁灭自然天成,更不要以贪图小利而葬送名节。如果在赏石活动中小心遵守这些原则,坚持以无为对待天然灵璧石,才可使其在赏石过程中亲近自然,复归于自然,这便是赏石中的修养所在。有了这种修养,方可园天地之义,达万物之理。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与万物同状,就可达到心悟于至道,人契于无为,与道合虚,石人一体的至德境界。

责编:李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