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服务产品有清单 公益市场齐步走

02.05.2017  23:04

      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的传统农业保险气象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安徽气象部门与保险公司牵手,联合探索出全新的“公益+  市场”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模式—— 


      “ 池塘养蟹对哪个时段的天气最敏感?”“产量规模有多大?”近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某农业科技公司,池塘养蟹大户被一支特殊的调研队团团围住。 
      这支调研人马,一部分是省  、 市、 县气象局的农业气象专家,另一部分则来自国元农业保险公司 。他们“ 组团”来到当涂这一水产大县,正是要充分了解养殖户需求,让“量体裁衣”的池塘养蟹天气指数保险更加“合身”。
      “池塘养蟹天气指数保险和气象数据直接挂钩 ,天气指标达标即可启动赔付,有效解决了水产养殖保险需求大与风险高、投保定损难之间的矛盾。”国元农业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气象部门与该保险公司的强强联手下,这已是安徽省继小麦、水稻、夏玉米天气指数保险之后推出的又一产品。
      在安徽农业保险气象服务领域,有这样一张清单,清晰列出了 3 大项13 小项农业保险气象服务产品,涵盖农业气象灾害承保、勘灾定损、评估及理赔各环节。个性化的天气指数保险,只是其中一环。
      这张清单的制定者,正是安徽省气象局与国元农业保险公司。事实上,在这对“好拍档 ”近年来的共同探索中, 安徽省“公益+市场”的农业保险气象服务路径正逐步显现。
      “公益”与“市场”范畴如何界定? 在专业气象服务亟待引入市场激发活力的当下,厘清这一问题是开展服务的前提,更是关键。安徽气象部门在实践中觅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农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和市场化服务的初级产品等属于公益性质,由气象部门无偿提供;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的服务, 如农业气象物联网监测、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和认证等,则属于市场范畴。”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金华说。这样的范畴划定,被清楚地写进气象部门与保险公司共同制定的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实施细则中。
      池州市梅村镇的茶农叶金舟,就是这公益性服务的受益者之一。在今年的倒春寒中,气象部门的精细化预报让老叶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即便如此,他仍遭受了 4 万元的损失。当地气象工作者帮助老叶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勘灾、定损、理赔“一气呵成”,为他的损失稳稳“托底”。
      池州市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对象,既有茶叶种植大户,也有茶叶站工作人员。这一方面确保用户及时收到预警信息,另一方面也为科学制定农业保险费率、开展效益预估等提供了基础支撑。根据农户投保情况,气象部门还将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条件评价、茶园气温 采集传输等纳入公益性气象服务“规定动作”。
      “市场”范畴的农业保险气象服务, 则主要在保险产品的深加工和营销领域发力。 
      依托气象部门研发的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保险公司可对区域内的灾害损失程度进行推算,实现对各个风险区域农业保险费率的科学分区制定,大幅提高了勘灾定损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为国内首个农业保险地理信息技术系统提供的服务目前也已启动。在气象部门对全省气候资源要素进行空间分析的技术支持下,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可实现对各地气象条件、土壤墒情、病虫害的动态监测。
      类似的技术服务,正戳中保险企业的“痛点”,也让保险企业与投保人利益双赢的最大化成为可能。
      在“公益+市场”模式的推动下,一支稳定的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研发团队已形成。依托气象部门与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联合成立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转移联合实验室, 天气指数保险模型、气象认证等研究成果,正在实践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转自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