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认识经济新常态 强化发展新优势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的发展阶段,迈向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的新时期。这是一个趋势性、阶段性的变化,需要深刻认识。
一、对新常态的认识
目前经济运行状态之所以被称为新常态,并非简单考察经济增长速度高低而得出的结论,而是结合新形势综合分析形成的概念。要准确判断经济态势是否正常,不仅要看GDP增速,而且要考虑就业状况、物价水平、外汇收支、资源消耗、环境承载、质量效益等诸多因素;不仅要看各项指标的增长变化,还要综观主要指标之间的匹配性。所以,新常态是通过综合分析作出的客观判断。对我国来说,新形势下定义的新常态有几个标志:一是增长速度换挡。增长速度由高速进入中高速,7%~8%的增长将成为今后一个较长时间的正常速度。二是就业相对充分。就业岗位增多,就业层次提高,是新常态下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三是结构不断优化。数量扩张、平推式经济增长难以为继,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成为经济增长主要特征,成为经济运行必要状态。四是创新驱动增强。要素投入驱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是创新,捷径也是创新。五是挑战风险增多。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方面的经济风险,社会、军事、网络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在新形势下会以多种形式显现。
新常态是经济规律变化的必然反映。我国经济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出现一些规律性的变化。比如,要进一步提高收入需要更高层次的、更高附加值的产业支撑,否则就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再比如,要进一步推进技术进步,需要更多自主创新,以往通过从外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空间在缩小;还比如,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更多地靠教育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以往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由此推动生产效率提高的高潮期已经过去。可以看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做更多的难事、更多的原创事、更多的需要精心谋划的事,所以速度减缓成为必然。发达国家也走过了这样一个过程,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出现了增长速度降挡,经历了转型升级。总体来看,新常态是新形势下的正常状态,也将是一个长期状态。因此,我们需要理性面对,顺势而为。
二、新常态下的安徽经济走向
安徽发展水平与全国有差距,并不意味着新常态有重大区别。到2013年,我省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6%,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67.8%。这些综合指标的差距,表明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对落后。发展阶段的滞后,不说明形势变化的影响与要求不同。在全国经济换挡的背景下,安徽经济增长有可能相对较快一些,但也并不必然,新常态下的增长速度取决于运行质量,只有质量升得快,速度才能提得快。新常态下提质增效的本质要求,不会因为发展水平落后就会有所降低,从某种程度上讲,对落后地区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在市场需求升级的前提下,只有实现供给能力和结构的升级,才会有发展空间。任何地区、市场主体要想多占一点市场份额,都必须在提升供给能力上快进一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更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更依赖于内功,还可能导致后发地区一些后发优势转变为后发劣势。
顺应新常态,安徽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发挥先进制造业的主导作用,全面提高加工深度。安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工业深度加工能力比较薄弱,有必要以先进制造业为龙头,增强信息技术、工业研发设计等方面的服务与支撑,加强流程再造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安徽制造升级。二是以城市群为基本取向,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城市群是今后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相对高级形态。我们要考虑环境承载、人口集中和产业支撑,以形成城市群为基本取向,推进城镇体系合理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功能。三是打造四大区域品牌,形成发展竞争力。安徽已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形成皖江、皖北、皖西和皖南四大片区,发展定位基本明确。在下一轮区域发展中,就是要围绕特色定位,突出产业发展与试点示范支撑,强化区域品牌建设,培育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与经营主体培育,推动农业现代化上台阶。农业现代化正在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只有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上去,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才具备条件。在创造条件、优化环境的同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承包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成为当务之急。五是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发掘人口新红利。人口数量红利不断弱化,人口素质红利有待进一步发掘,加强人力服务将是新常态下的一项支撑工程。有必要进一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更加注重在校和在职的职业教育,全面推动产业工人、职业农民、咨询人才、企业家及政府社区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从而适应升级需要。六是推进改革开放,集聚和激活发展要素。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新常态下抢高占先、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发展需求,结合破解瓶颈,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全面提升集聚激活发展要素的能力。
三、新常态下安徽需要增强新优势
在全国区域梯度推进的发展过程中,安徽形成的综合成本、劳动力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已经逐步弱化,在新常态下迫切需要进一步培育确立新的优势。
首先,要大力提升创新优势。近年来,安徽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正逐步形成创新优势:目前省内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全国领先;有国家实验室2个,中部第一;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个,其中国家级有4个;创新成果及转化也出现大幅增长,创新正在迈向先进行列。在新时期,有必要扩大这一优势,并将其打造成为核心优势。把促发展的关键领域改革,与促合作的对内对外开放和促升级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优化创新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政府的导向性以及人才的支撑作用,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
其次,要进一步突出区位优势。随着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梯度推进与流域开发,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安徽的区位优势将持续增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安徽正在成为新一轮梯度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区域、开放合作前沿与先行区域、中国制造的核心区域。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既是安徽以往任何时期没有过的,也是其他省区不可比的。当前,有必要做好交通与产业两篇大文章,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现实支撑。一方面,把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着力推进皖江高等级黄金水道建设,打造干流与支流相互畅通的黄金水道航运体系,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和枢纽体系。另一方面,把握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与战略布局的重大契机,利用好安徽辐射周边市场大、现有基础好的条件,吸引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打造中国制造的核心区,形成进口替代与民族自主品牌的基地。
再次,要强化配套优势。企业的成长、产业的发展以及增长极的壮大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关联互动的。企业成长为集团公司,产业发展为产业集群,增长极壮大为城市群,相关配套是必要条件。安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配套基础,并且在渐显优势。一些企业落户安徽,也是考虑到有较好的配套条件。今后,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着力强化已有基础、具备条件的优势:一是从产业链与相关产业角度,增强产业延伸与关联产业发展的配套能力。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引导上下游产业关联发展。二是从制造业升级与开拓市场角度,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的配套能力。强化工业研发设计,创新商业模式,建立监测公共平台,加强金融与信息服务,发展现代物流业。三是从政府服务与园区联系的角度,提高环境的配套能力。进一步简政放权,实行负面清单,推动产业发展的对内对外开放。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新区域与园区合作形式,推进长三角通关一体化,为合作创造更好环境。着力推动更大区域内的园区互动,引导开发区从自我发展走向集群发展。 (执笔:胡再生等)
(安徽日报“新论苑” 2014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