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巢湖蓝藻治理步入规模化
合肥市首座藻水分离港——包河区塘西河藻水分离港日前正式揭牌运行。该藻水分离港日处理藻水能力达3360吨,年处理藻泥能力达10000吨,是目前国内日处理能力最大的藻水分离港。该分离港不仅肩负着防控巢湖蓝藻水华 (英译water blooms,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危害的重任,还兼具各种综合功能。这座藻水分离港的建成,标志着合肥市治理巢湖蓝藻水华危害,步入了科技化和规模化阶段。
从渡江战役纪念馆沿环湖大道向东,驶过塘西河大桥,可以看到一栋覆土式生态建筑,屋顶遍植草被,与城市和巢湖融为一体。据介绍,这就是巢湖塘西河藻水分离港。 “该分离港是按照滇池、太湖治藻实践中已经成熟的第三代‘藻水分离’技术建设和运营的。 ”包河区重点工程局负责人介绍,该分离港功能强大,兼具预警处置、应急打捞、藻水分离、藻泥利用和科普教育等五大功能,可以对以渡江战役纪念馆为中心东西沿线7公里范围内的蓝藻进行应急打捞处理,遏制蓝藻水华大规模聚集爆发和臭味散发。
目前,藻水分离港的预警处置系统还在建设中,建设方正在申报物联网智能预警系统项目,可以提高蓝藻爆发的预警能力,增强打捞处理效率。在应急打捞方面,该项目主要采取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组建打捞船队移动式打捞,目前共有现代化打捞船15艘、运藻船3艘;另一种是设置9公里长的柔性围挡,形成喇叭形蓝藻聚集陷阱,规划设置5座固定捞藻平台直接打捞,再经过管道输送到站房处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合肥市唯一濒临巢湖的中心城区,包河区拥有16.8公里长“黄金湖岸线”,治理巢湖特别是防控蓝藻水华危害责任重大。去年7月,该区正式启动塘西河藻水分离港项目建设。为尽快发挥示范效应,他们采取先安装内部设备提前试用,再建设外部厂房,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试用、次年见效”的目标。塘西河藻水分离港运行以来,共处理藻浆16余万立方米,产出藻泥5788吨,相当于从巢湖水体中“捞”出70多吨氮磷,基本有效防控了沿湖水华大规模聚集爆发的危害。
据了解,合肥市将进一步推广蓝藻治理的“包河经验”,计划在派河入湖口附近再建一座藻水分离港。
【编后】
巢湖综合治理,是合肥市 “大湖名城”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必备条件,是一个系统的、没有模板可复制的工程。合肥市坚持把治河治湖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创新思路,采取建设人工湿地、运行藻水分离港、实行“河长制”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推进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走出具有合肥特色的蓝藻治理之路。
来源: 包河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