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打造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发展新路径
为进一步促进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国际合作产业园对安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日前,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规模布局更加合理、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的一系列发展目标以及有关实施路径。
从安徽省商务厅开发区处获悉,截至目前,安徽共批复设立中德(合肥)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中日(长丰双凤)国际合作先进制造产业园、中印(太和)国际医药合作先行示范产业园等6家国际合作产业园,涉及德国、日本、印度3个合作国家。
“在新的历史时期,安徽省开发区如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化挑战为机遇,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和对外合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开发区内以‘区中园’的形式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应运而生、势在必行。”安徽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卢宏世认为,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是构建更高标准开放合作平台的重要载体,是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阵地,是打造更高层次外资集聚地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
“努力将安徽省的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成为开放型经济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对外合作先行区、绿色生态样板区。”卢宏世说
围绕开放发展,安徽将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瞄准重点国家(地区)的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龙头、隐形冠军等企业,开展产业链定向招商,通过落户一家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关联企业,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同时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等最大对外开放平台,围绕各自主导产业,聚焦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缺失环节,制定产业招商地图,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开展精准链式招商、资本招商等,并利用好互联网工具,创新开展“云招商”。
《意见》强化科技创新,打造高端产业新高地,注重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坚定不移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等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产业方向上,安徽将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安徽重点发展的高端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形成龙头引领、关联配套、专业分工、协作发展、社会化服务的产业集群格局。
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同样需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意见》在制度创新上提出等高对接国际规划、完善平台功能水平、健全综合服务体系等三方面要求。如超前谋划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引进与重点国家(地区)关系密切的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研发中心等功能性平台以及金融、法律、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专业机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为契机,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等创新成果,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根据《意见》,安徽省商务厅将在示范推进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发展长效机制,严格每月一汇报、每季一督查、半年一推进、年底一考核,加强督促检查。
“未来3至5年,全省计划建设发展20家左右开放水平高、体制机制新、产业结构优、科技创新强、生态环境好、综合服务佳的国际合作产业园,力争每个省辖市均有标杆性国际合作产业园。”卢宏世说。
[ 编辑: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