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开展地方音乐调研

17.08.2014  11:04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精神,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结合专业特点,紧紧围绕“挖掘地方音乐,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主题,于7月20日-8月10日分赴山东、安徽等地,历时20余天,行程达4000公里,积极开展地方音乐调研和实践活动。

走访省内五地,调研地方戏曲

安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遗产丰富。安徽地方戏剧品种繁多,丰富多彩,主要有黄梅戏、庐剧、徽剧、泗州戏(拉魂腔)、淮北梆子、曲剧、坠子、凤阳花鼓、皖南花鼓戏等。这些剧种深深扎根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群众喜爱。7月20-28日,音乐学院“戏曲调研”团队分赴宿州、蚌埠、黄山、安庆、阜阳等地,主要对省内花鼓灯、泗州戏、黄梅戏、曲剧、徽剧5个戏种进行了调研梳理。

在烈日炎炎下,他们跟着剧团一起“送文艺下乡”,感受原汁原味的拉魂腔;探访泗州戏发源地,在老字号拂晓剧团观摩新剧排演;参观了阜阳市演艺中心、潜山文化馆、徽剧艺术研究中心等,了解地方戏的起源与发展;与名角对话,邀请其给予指导交流,学习唱腔身段;黄梅阁清唱演出,携手安庆票友名家共展风采;走访民间老艺人,听他们讲述戏曲背后的故事。

调研中,实践团队了解到近四十余年来,安徽省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扶植戏曲艺术,抢救一些濒于灭绝的剧种,大力提高艺人的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安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繁荣局面。但在谈到地方戏的发展困难时,老艺人们却都表示出了深深的担忧。“选择学习泗州戏的人并不算多,从小学的就更少了,有的即便学了,或不能上台,或是改行……当我们都唱不了时,泗戏将如何,我不知道。”拂晓剧团团长、宿州市政协委员王怀斌老先生狠抽了一口烟,望着剧团排演厅外的蓝天、菜园悠悠的说。在谈到传承问题时,蚌埠歌舞剧团的教授金明也一肚子的担忧,“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孩子也跟着去大城市里上学,回来后一口广东话、北京话,还怎么教他们唱地方戏?这是地域文化消亡的前奏,也是我们现在面临最艰难的事、最可怕的事。

走进名城枣庄,探寻山东剧种

8月2-10日,艺术调研实践团队一行8人来到山东学习调研柳琴戏。柳琴戏,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由流行在鲁南的民间小演唱“肘鼓子”和“拉魂腔”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作“肘鼓子”或“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在滕州市柳琴剧团,同学们参观了剧团的排练室,戏服和演员佩戴的饰品,并从剧团团长孙作建那了解了柳琴戏和剧团发展的基本情况,受邀观看了柳琴戏的经典剧目《姐妹易嫁》。近年来,滕州市柳琴剧团积极打造戏剧精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出成绩,成为了滕州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2010年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适逢台儿庄古镇音乐节,团队欣然前往,欣赏了大型水陆实景演出《乾隆巡游台儿庄》,与老艺人交流学习,观摩了山东快书、葫芦丝、鲁南大鼓、民歌演唱等。

结合专业特色,弘扬传统文化

结合专业特色,致力于地方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此次调研活动涉及安徽花鼓灯、泗州戏、黄梅戏、曲剧及山东柳琴戏等6个剧种,寻访戏曲演员、民间艺人13人,对口传的地方戏进行录音写谱近10份。对地方音乐文化进行研究与挖掘,了解剧种历史、特点、流派、嬗变与发展,了解了地方戏艺人的生存方式、台前幕后,不仅让青年一代在校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家乡的剧种、了解家乡的剧种,给这些老剧种带来青春活力,也对地方戏在校园内的推广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团队队员还在对走访调研收集回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希望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以资参考,不仅是为把音乐学院建设成安徽省高层次音乐、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省地方音乐文化的研究传承基地,省高雅艺术的建设和支撑单位而努力,更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音乐学子应承担的责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于珊珊  特约通讯员:袁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