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勇立皖江潮头唱大风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这是安徽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更是师大人孜孜以求的行动指南。
“学校为学生而办,学生为学习而来,把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是安徽师范大学始终坚持的育人理念。
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把握机遇、励精图治、勇于争先、敢于超越,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3年,学校先后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四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成为全国首批十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高校之一,成功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标志着安徽师范大学改革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学校的软、硬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紧抓“生命线”,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这是一组耀眼的数据:全省省级示范性高中教师队伍,安师大毕业生占32.6%;全省特级教师和省级教坛新星,安师大毕业生占52.5%和47.8%;全省教育系统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中,安师大毕业生分别占42.1%、53.9%、50.0%和47.6%。
在安徽教育界,提起安师大,人们常用的词汇是“安徽高等教育的母体和基础教育的母机”。对此,师大人这样理解:“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服务,努力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既是我们的职责,也是形成办学优势的‘生命线’。”
拥有80多年校史的安师大,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始于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的哲学教育系。追根溯源,全省师范院校基本都是在安师大分校和教学点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正是这种特殊的“龙头”地位,让安师大人在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处处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永恒的生命线,这是师大人的共识。从突出本科教育、完善培养模式的职前培养,到注重创新教师教育类型,大力发展教师职后培训,构建起岗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师继续教育平台;从教师培养中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的探索,到实践性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从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的针对研究,到基础教育改革新动向、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规律探求……安师大一直站在安徽教师教育的最前沿。
“学校将教师教育的社会职能概括为‘服务’与‘引领’两大方面。‘服务’着眼现实,主要培养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类教育人才;‘引领’重在未来,努力发挥师大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专业导航、咨询、推动和促进作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阮成武教授介绍说,安师大正致力于由“服务引领型”向“引领服务型”的转型升级,使教师教育的特色更鲜明、优势更明显。
力求“品牌化”,拓宽学生培养渠道
“今年,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教育部门来学校招生均满载而归,他们看重的是安师大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素质。”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安师大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稳定。2013年,学校成功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其中的诀窍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平时练就高素质,就业才有竞争力。”
安师大现有本科专业63个,其中师范类19个,非师范类44个。针对用人单位对岗位适应性、专业本领和职业素质的主体需求,学校于2012年又重新修改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重点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师范生毕业后如何在三尺讲台上侃侃而谈、挥洒自如?在课程改革上,学校增设了教师口语、课件制作等实用环节,并增加了相应课程的学分比重。在教学训练上,“技能修炼”别开生面:到国内高校第一个普通话自测站里朗诵一段,便知道自己的普通话是否达标;到“微格”多媒体教室里试讲一堂课,教学时的体形、神态,不易发现的小动作一目了然;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大赛月月举行,有无进步,一比就知道。
“两主两翼建基地,实习就业一体化。”学校教务处有关负责同志这样概括非师范生培养的特点。“两主”为学校主导、学院主体,比如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施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有选题的二、三年级学生提供科研经费,让他们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试验。“两翼”为校内校外两个实训中心。记者在安师大工科实训中心看到,数控机床、钳工车床等一应俱全,学生制作的手锤、万用电表“有模有样”;在生物技术实训中心,啤酒、黄酒、酸奶都出自学生之手。在校外,132个专业实习基地分布11个省市,为毕业生实习、就业提供了捷径。
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不是复制‘器’,而是培养‘人’,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顾家山向记者介绍,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把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充分完善第一、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三课堂社会实践育人新阵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青年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为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和实效性,安徽师大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必修学分,着力构建课程化、项目化、全员化、基地化、社会化“五化”机制,实现所有专业全覆盖。每年组织数百支实践团队,近万名学生参与,实现所有学生全覆盖。每年还组织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实践导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实践,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接受教育、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学校先后打造了“五四爱心学校”、“平民电脑学校”、“江淮环保行”等品牌实践项目。在学校引导组织下,大学生们在假期里自觉选择上山下乡支教,深入街道社区厂矿搞调研,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磨练意志,丰富阅历。学校连续20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桃李芬芳,花开四季,条条喜讯纷至沓来。2013年,在各级各类竞赛评比中,师大学子捷报频传:获全国首届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2个;获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2个、一等奖5个,文科团体第一名、理科团体第三名;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特等奖13个,位居全省参赛高校之首。1人入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人入选“安徽省励志成才典型50强”;1人获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个人一等奖;1人获北京国际青少年音乐节金奖;获“天艺杯”国际古筝大赛(华东赛区)专业组3金1银;获全国健身锦标赛暨全国健美公开赛1金2银1铜;获第26届CBDF国际标准舞锦标赛暨首届CBDF艺术表演舞锦标赛普通高校组第三名1项。
“作为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校和教师教育的摇篮,安徽师范大学理应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安师大校长王伦在学校第六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表示。
赭山滴翠,镜湖流芳。徜徉在颇具皖风徽韵色调的师大校园,我们静静地感受着这所具有80多年校史的高等学府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气息,它诉说着这所学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流连于白墙绿瓦之间,我们细细地品味着“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它已成为安徽师大人不懈努力和学校传承发展的动力源泉。
木铎金声,弦歌响起。即将召开的安徽师范大学第十次党代会将为学校规划新的发展蓝图,提出新的目标和任务,吹响新的进军号角。在前行的路上,我们期待这所安徽省建校最早的老校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特约通讯员:袁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