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在责任和担当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安徽工业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自2014年8月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开展支教服务,近一年来,支教团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支教理念,从一线基础教学、基层扶贫助学两个方面开展支教工作,在青春砥砺中,践行支教理想。
在一线 他们精心教学
自2014年8月以来,支教团成员分别在乐至县城东小学、城西小学开展支教教学工作,配合少先队开展一系列活动,参与城西小学全国文明礼仪师范基地的创建工作。支教团成员深知"习于智长,优与心成",在教学工作中一切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培育孩子们美好品行。由于支教团成员所担任教学的班级皆是低龄儿童,刚开始接触学生的时候,三位支教团队员主动请教有经验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教学方法,并将经验与其他成员分享。支教团同学们发挥自身灵活多变的教学优势,将"课堂还给孩子们"的课改理念,带入到课堂,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支教团成员在保证整体教学质量进步的同时,帮扶后进生,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在期末学习成绩检测中,三位支教同学所负责的科目平均成绩都在95分以上,98分以上学生比例达到80%。孩子们性格活泼,也更懂事了,支教团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
对留守儿童 他们奉献热情?
研究生支教团利用周末时间,对任教的班级学生进行家访。发现留守儿童比较多。儿童的世界是七彩斑斓的,而留守儿童的世界有点孤单。研究生支教团根据家访活动了解的情况,决定开展 “满天星”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助学项目,对城西小学一年级6个班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助学帮扶。 “满天星”关爱留守儿童助学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满天星快乐四点半”学业辅导活动、“大手拉小手”学习用品捐赠活动、家访助学活动、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每周五下午四点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分别给留守儿童辅导本周的语数学习重难点,并带领孩子们做互动游戏,在愉快的氛围里打开留守儿童的心扉,使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了,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截止目前,为30名“满天星”贫困留守儿童捐赠3000余元的助学物资。免费为“满天星”贫困留守儿童义务辅导达40次。
帮扶山村小学 他们奔走呼吁
研究生支教团在当地团委的帮助下,利用周末时间调查走访贫困偏远的山村,探访山村小学。乐至县龙溪乡西禅村地处在交通闭塞的山区,到村村通道路能够延伸的地方后,还需要步行50分钟的山路。由于交通不便,当地的村民主要以耕种山地为生,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支教团在西禅村村主任的带路下,对村子里面家庭情况最特殊的四户村民进行了长期走访,给村民送去衣物。西禅村村小只有两名老师、28名学生,周边村子的孩子们每天都要赶2个多小时的山路上学。孩子们经常背着竹篓去上课,放学的路上打猪草。通过前期实地调查走访,支教团发起了“太阳花”山村小学助学计划。支教团从2014年11份开始为西禅小学28名学生开展长期助学活动,冬天给孩子们送去棉衣、手套、帽子等保暖衣物,并定期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在支教团成员们的努力下,2014年12月份为西禅小学建立了图书室,并为四名贫困学生找到了爱心人士长期的"一对一"助学。支教团还为乐至县鞍山乡甘家店村小、宝林镇青龙村村小、牌楼镇牌楼小学、龙溪乡九义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了图书、文具、衣物。为龙溪乡九义学校、甘家店村小捐赠了总值4500元的图书和书架,建立了三所图书室。截止到2015年5月份,为贫困学生送去了3500元助学金、881件衣物、1903件文具、2856本图书。
为儿童成长 他们筑梦前行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助学中来,研究生支教团发起“小信鸽筑梦帅乡”助学计划,让爱的纽带在安徽工业大学和龙溪乡西禅村村小之间建立起来。助学形式主要是通过书信方式开展,安徽工业大学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后一对一的给西禅村小的28个孩子们写信关爱孩子们的成长,孩子们在收信、回信的过程中感受到哥哥姐姐们的爱心。在后续的支教时间里,支教团将关爱到更多的山村儿童参与筑梦计划,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建立起偏远地区孩子们与外界联系、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们带去最贴心的温暖。
支教团构建了内部工作体系,建立助学对象信息库,保证物资捐赠公开性、助学账户透明性、媒体宣传实时性的统一。立足于西部计划网、安徽教育网、安徽工业大学官网、安徽工业大学团委网站等媒体平台开展实时宣传。同时,支教团拍摄了公益微电影《粉笔下的星光》讲述支教故事,开设了西部计划网专栏、安徽工业大学“支教在西部”专栏,充分利用支教团官方微博平台,传播志愿服务精神,感染更多的青年学子奔赴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王敏刁凤 黄杰 特约通讯员:汪盛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