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如何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

25.02.2015  14:32

  安徽如何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一直备受关注。市场星报记者昨日从省发改委获悉,就我省如何融入长三角,又有最新研究报告,《对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几点思考》从推动城市联动发展、改善航运条件等多个角度,为安徽“支招”。

  机遇 可成为长三角“米袋子”、“菜篮子”

  长三角城市群是国家重点打造的世界级城市群,将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先行先试等方面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我省整体纳入长三角,无疑将享受更多支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整体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沪苏浙发展农业受到土地、劳动力等制约,主要农产品供需存在较大缺口。沪苏浙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旅游休闲作为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快速增长。我省整体纳入长三角后,可为优质农产品、旅游服务产品等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我省可抓住巨大农产品市场空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立优质、绿色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打造成长三角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挑战 资金人才容易流向沪苏浙

  该调研报告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我省不仅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存在被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报告所称的被边缘化,主要指要素流失以及腹地被“掠夺”。

  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沪苏浙地区差距较大,人均GDP分别为上海、江苏、浙江的35.2%、42.5%和46.3%。这种区域发展的梯度落差,有可能导致生产要素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虹吸效应”。特别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进一步对接,我省至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阻碍人口流动的户口、社保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更为通畅,这些要素更容易被沪苏浙等较为发达的地区所吸引。

  以省会合肥为例,其GDP为杭州、南京的56.0%和58.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杭州、南京的56.0%和60.2%。这导致在区域竞争中,我省中心城市处于劣势,腹地进一步被周边城市掠夺。如马鞍山、滁州、芜湖等地被纳入了南京都市圈范围之内;淮北、宿州等地被纳入了徐州都市圈;宣城、黄山与浙江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对策 城市组团避免沦为腹地

  除了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直接强化合肥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外,报告指出,也要适当推进皖江城市的组团发展。

  从沿江一带看,武汉至南京的500多公里范围内,仅有武汉和南京两个大城市。芜湖和马鞍山应组合发展,共同拓展城市紧密腹地范围,建设成为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组团发展,迅速做大,提升在区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能有效避免完全沦为南京的经济腹地。从皖西南地区来看,周边没有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城市,应推动安池铜城市组团发展,加快跨江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建设成为辐射皖西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建“宁合芜”长三角区

  目前,长三角西部、北部的城镇结构体系不完整,空间发育水平较低。安徽加入长三角后,通过打造西部城镇密集带,将有助于长三角形成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并通过安徽的传导,有效辐射中西部。

  从我省来看,没有以合肥、芜湖等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带发展,在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中将失去主导地位。应以合肥、芜湖为中心,联合南京,建立宁合芜成长三角区,强化合宁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推动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联动发展。

  从远期看,可拓展为宁合芜安成长三角区,使我省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向西辐射的重要节点区域。

  江淮联通打造中原航运枢纽

  我省拥有大小河流300多条,长江、淮河横贯境内,水运自然条件良好。我省比沪苏浙更靠近中西部,通过加强航运建设,中西部物资完全可以经我省通江达海,我省更有条件建设成为辐射中原地区的航运枢纽。

  报告建议,尽快实施江淮运河工程,增强运河航运功能。该运河建成可沟通长江和淮河,形成贯通南北高效便捷的航运体系。除皖北等地区外,河南东南部地区货物通过该运河运输,将大大减少运距。我省航运腹地将直接扩展到中原地区。“开发合裕线、芜申运河、沙颍河等重要支线,扩大长江、淮河干线的腹地范围。”报告称,要强化干支联动,提高航运效率。(市场星报)